。
“奶奶,您大可放心,孙儿与崔家确无任何关联。孙儿只想过些安稳日子,并非愚人。”杨政道向萧皇后郑重保证。
萧皇后闻杨政道所言,然其深知杨政道,此子本事有限,心气颇高。故萧皇后未信杨政道之言,只当对方乃敷衍于她。
“也罢,你未与崔家有牵连便好。倘若有之,奶奶劝你尽早打消念头。”萧皇后缓缓起身,目光投向杨政道,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随后便带着侍女离去。
杨政道望着萧皇后回屋,其双拳隐于袖中,紧紧攥起。
杨政道心中愤愤不平,一群乱臣贼子,篡夺了大隋天下,还妄图让他杨政道感恩戴德?凭何!
博陵崔氏自萧皇后与杨政道被送回长安后,便一直绞尽脑汁地与杨政道联络。崔家虽未直言,然杨政道深知对方欲借助他给李世民制造麻烦。
杨政道深知当今大唐绝非轻易可撼动,然即便仅有一丝一毫之机会,他亦愿一试。
舅公萧瑀现今乃大唐重臣,于朝堂亦可谓有分量之人。若得世家助力,杨政道极欲一搏。
只叹杨政道并无军队之途径,否则希望当更大几分。归根结底,军队方为最大之底气。
诸多时候,希望既能救人,亦能害人。
杨政道幽幽长叹一声,旋即迈向自己的房间。
据萧瑀所言,那泾阳伯陆通才干非凡,短短数年便获封爵,且家财万贯。此人非但善于赚钱,治理地方亦是一把好手。
杨政道卧于床榻之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禁幻想,若能将陆通拉拢至己方,他心中之野望是否又多了几分成功之希望?
杨政道思绪飘至九霄云外,不时痴笑数声,脸上露出志得意满之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