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寻觅能工巧匠,以期将心中构想化为实物。
其间,陆通还需兼顾军中诸事,日夜劳心,只盼早日见成效,使新军得以披坚执锐,成为大唐之利刃。
陆通遣泾阳官府联络各地商贾,前往漠南草原广购良驹,以充军中所需。
同时,他又命匠人试炼新式高炉,冀望以此提升铁器之品质与产量,为大军备足精良武备。
至于打造兵器之所,陆通则择泾河之上,拦水筑坝,借水势之力驱动锤炼之机,建起水力锻造工坊。
此地水势充沛,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亦便于物资运输,实乃天时地利之选。
陆通命陆一带人前往泾阳各地,广泛宣传募兵政策。
消息一出,许多百姓闻讯而来,得知是陆通筹建新军,皆踊跃报名,争相效忠。
然而,募兵亦有严格要求:参军者年龄须在十六至二十五岁之间,且家中独子不得参军,以保家庭之安稳。
“陆爵爷此次募兵,待遇确是优厚无比。”
一名官府小吏手持宣传册,向乡民们详细解说,“凡入伍者,年俸十贯,且家中将获赐‘军人之家’牌匾,若家中遇事,可直往官府求助。
更甚者,若是战死沙场,家中老幼将由官府悉心照料,直至老人终老,孩童成人。
此外,其子女还可免学费入学,受教于县学之中。”
此言一出,众乡民皆为之动容,纷纷议论纷纷,不少青年心中更是燃起了报国之志。
“我等今日之安乐,皆因陆爵爷之恩德。”
一位百姓慨然言道,“纵使陆爵爷不施如此厚待,仅管饱食,吾等亦愿随陆爵爷披甲上阵!”
言罢,四周百姓皆激昂响应,呼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