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丝竹之声与诸乐齐鸣,幕后机关缓缓启动,一幅幅精心预备的背景画卷渐次展开,犹如画卷般铺陈于众人眼前。
伶人们依序自戏台两侧款款而出,为首的伶人步态轻盈,身姿婀娜,正待启唇献艺,一展歌喉。
首曲《纸上雪》,其音清冷如雪落无声;继之以《半城烟沙》,曲调苍凉,仿佛烽火连天;再者《绝代风华》,旋律婉转,犹见佳人倾城之姿;复有《红尘客栈》,词意缠绵,道尽江湖儿女情长。
曲终之后,便是《三国演义》之剧目上演,刀光剑影,英雄豪情,尽显古战场风云变幻。
座下观者无不沉醉其中,皆为这等精妙绝伦的演出所震撼。
尤其是那幕后的长卷缓缓展开,与台上伶人的翩翩起舞相映成趣,犹如画中人物跃然而出,令人心驰神往,赞叹不已。
《三国演义》一折终了,戏台上下暂歇片刻。观众席间,有人起身舒展筋骨,或轻步前往水房净手;亦有好事者穿梭于小贩之间,挑选着各式各样的小吃,以充饥渴,增添几分观戏之乐。
今朝演出,仅呈三回,令满座宾客皆感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然而,众人皆知好戏难得,这般精彩绝伦的演绎实为罕见,故而虽心存留恋,却也无多言辞。
此番盛况,足以令人内心满足,回味无穷。
待至曲终人散之际,司仪轻声细语,邀诸位看官若觉满意,可随意投掷赏银,以表心意;然若囊中羞涩,不投亦无妨,毕竟入场之时已付银两。
此番雅集,重在共享乐事,不在锱铢必较。
其间不乏商贾豪绅,出手颇为大方,数贯银钱随手掷出,犹如流水般顺畅。司仪与伶人们连忙俯身致谢,高声颂扬,令这些商贾颜面大增,心中甚慰。
如此一来,不仅增了戏班的光彩,也让这场表演更添了几分热闹与欢腾。
“此子颇晓经营之术,往日伶人唱戏,何曾见过这般手段?朕观他仿佛是从钱眼里钻出来的。”李世民居于包厢之中,目光扫过楼下情景,口中轻吐一句戏谑之言。
言罢,他微微一笑,眼中既有赞赏,亦含几分玩味。
“二哥何出此言,泾阳伯虽善理财,却未闻其有不正当之举。妾身观二哥,莫不是心生羡慕?”长孙皇后轻启朱唇,掩嘴而笑,一双慧眼似能洞悉人心,言语间尽显机敏与温柔。
她的话语虽带几分玩笑之意,却也恰到好处地点醒了李世民,令气氛更添几分和谐。
“观音婢所言差矣,朕怎会因那区区小利而动心。”李世民闻言,微微侧首,面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他虽口上如此说,心中却也不免有些许波澜。
李丽质见父皇那般模样,心中暗自好笑,却不敢放声而笑,只得强忍着,胸中憋闷不已。
她轻咬朱唇,双眸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似是极力克制着不让笑意溢出。
恰于此时,陆通手捧着已换上雅致包装的感寒颗粒,缓步踏入了李世民所在的雅室。他步履轻盈,面容恭敬,仿佛手中所持非寻常之物,而是珍稀的宝药。
“陛下,此乃祛风散寒之药,不如先令宫中染疾的侍女试服,再行奉予襄城公主殿下。”陆通躬身递上那精致的药盒,语气中透着几分谨慎。
“陆爱卿毋须过分小心,朕对你信任有加。犹记上次若非你进献良药,皇后何能迅速康复?现下皇后常服你所献之药,身体亦日渐康健。”李世民见陆通如此慎重,微微一笑,言语间尽显对陆通的信任与嘉许。
“微臣不敢居功,此皆皇后殿下吉人天相之故。”陆通谦逊言道。
“行了行了,你这家伙着实没劲,说话总是这般弯弯绕绕的。”李世民气笑。
李世民亦深知陆通乃是忌讳帝王心术,故而才如此谨慎。不过李世民甚想与陆通交心,奈何陆通犹如泥鳅般滑不溜秋的。
李世民接过陆通呈上的感冒颗粒,轻轻纳入袖中,随即携了长孙皇后之手,与公主李丽质一同缓步离去。
李丽质行至门口时,回首对着陆通一笑,那笑很甜很可爱。
李世民一行人回到长安后,长孙皇后携着李丽质前往探望襄城公主。长孙皇后待襄城公主仿若己出,亦是满心怜惜躺在床上的襄城。
襄城公主见长孙皇后来了,欲撑起身体行礼问候,却是被长孙皇后给轻轻按了回去。
“贞儿且好好躺着,不必拘此虚礼。”长孙皇后柔声对襄城公主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