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传旨召见陆通,旨意迅速传至泾阳。
陆通闻令,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整顿行装,从泾阳启程,快马加鞭赶往长安。
一路上,尘烟滚滚,马蹄声急。
陆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揣度着此番圣上召见所为何事。
“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陆通毕恭毕敬,与李世民同坐于御书房内。此间静谧庄严,一侧尚有李承乾在旁。
“太子毛遂自荐,一心想要奔赴那吐谷浑之地出任大都护,以图历练一番。朕之爱卿啊,你以为此事究竟如何?”李世民那目光深邃如海,仿若藏着无尽的风云变幻,神色凝重似山,对着陆通缓缓开口,其声沉缓而威严。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陆通先是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李承乾,那目光中似含着几分揣测与思量,随后将头转向李世民,神色恭谨地反问于他。
“好你个陆通,怎的竟还反问起朕来了?”李世民先是微微一怔,旋即笑了笑,那笑容中却带着几分无奈,眉梢轻挑,似有几分无语之态流露。
“太子愿意出去历练,此自是一桩好事。然,满朝文武怕是不会答应吧?”陆通垂首凝思片刻,而后抬起头来缓缓说道。其神色间带着几分忧虑,目光中亦透着深深的思索之意。
“这个你无需担心,朕自有妥当之安排。朕亦不再与你兜兜转转绕这圈子了,太子此番受了你的影响,一心想要出去历练,你可得替他收拾善后,莫让他陷入困境。”李世民目光灼灼,紧盯着陆通郑重说道。
“陛下可是存了让吐谷浑之地亦成为建设兵团之念想?”陆通眉头微皱,神色恭谨,目光中满含探询之意,出声问道。
“然也,倘若此事能成,日后这吐谷浑之地与北境都护府互为犄角之势,牢牢把守那西域入口,于我朝而言,实是甚为方便之举。”李世民负手而立,目光远眺,神色坚定地说道。
“那陛下心中的其余人选究竟是何许人也?”陆通微微躬身,继续追问道。
“侯君集便甚是不错,此人颇具魄力,向来极是喜欢折腾,令他驻守在那里震慑那些宵小之辈,亦为上佳之选。”李世民轻抚下颌,目光深邃而笃定,缓缓说出了这武将的人选。
陆通对此未置一词,倒是心中暗叹孽缘。未曾料到,李承乾和侯君集竟又这般凑到了一处。
“那文官方面,陛下作何考量?”陆通拱手抱拳,神色郑重,双目直视李世民,开口问道。
“此便是朕此番找你来的缘由所在了。你先前举荐马周赴任北境都护府,其任职期间功绩卓着,干得极为出色。今次你可否再举荐一人,辅佐太子前往治理那吐谷浑之地,意下如何?”李世民目光炯炯,神情满是期许,缓声说道。
陆通闻言之后,不禁皱了皱眉头,长叹一声道:“陛下啊,天底下哪能有那般众多的大才?马周此人,亦是臣阴差阳错之下方才遇到。至于那裴行俭,早已去了北境都护府;王玄策呢,刚上任泾阳知县未久。”
“当真没人了吗!?”李世民眉头微皱,双目之中闪过一丝急切与疑惑。
他实是有些想当然了,下意识地以为陆通定能解决此事,却未曾料到竟也这般棘手。
不过,陆通倒的确是在苦思冥想之下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当初与马周一起来到陆家庄充当启蒙先生的钟元。
钟元之学识渊博深厚,悟性亦是极为出众,陆通往昔也曾有意让他前往泾阳县衙出仕为官,怎奈却被钟元婉言拒绝了。
陆通看得真切,钟元之才学实不比马周逊色分毫。只是着实令人费解,不知其因何缘由愈发不想踏入仕途为官,与马周相较,简直截然相反。
“陛下,微臣心中倒是浮现出了一个人选,只不过此人愿不愿意前往,微臣实是不敢贸然保证。”陆通朝着李世民躬身一礼,面色凝重地说道。
“是何人?”李世民听闻,顿时来了兴趣,心中暗忖果然陆通这里尚有可用之才。
“他名曰钟元,现今于外陆家庄充任私塾先生,其满腹才学丝毫不输马周。”陆通抱拳出言。
“那你可得多上点心了,务必好好劝说一番。”李世民双手背后,一副甩手掌柜之态说道。
“微臣尚还有一个提议。”陆通略作思忖之后,朝着李世民躬身说道。
“爱卿但说无妨。”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目光温和地看着陆通说道。
“微臣斗胆进言,欲使一部分泾阳军追随太子殿下奔赴那吐谷浑之地。一则能够护佑太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