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恳请探望长孙皇后,李世民欣然准允。
长孙无忌携着长孙冲行至立政殿,前来探望长孙皇后。
“冲儿无需这般拘泥于礼数,只管唤姑母即可。”长孙皇后轻抬玉手,示意长孙冲起身,那温婉的面容带着盈盈笑意,似是要化解长孙冲心中的拘谨。
“冲儿见过姑母。”长孙冲旋即改了称谓,言语之间,满是恭敬之意。
长孙皇后闻此言语后,莞尔含笑轻点其头。长孙冲生得一表人才,风姿绰约,颇有乃父之风范。
“兄长怎得今日有空前来探望于我?”长孙皇后美目流转,望向长孙无忌,如今这朝廷诸事纷纭繁杂,长孙无忌理应无这般清闲之暇才对。
“冲儿言说对你思念甚切,故而我便携他前来探望一番,也好成全他这一片拳拳孝心。”长孙无忌朗朗笑道。
“冲儿当真是有心之人矣。”长孙皇后展颜笑道,那如花笑靥中满是欣慰与欢喜。
恰于此刻,李丽质那清脆的声音自门外悠悠传来:“母后。丽质来也!”
长孙冲闻得此言之后,心头蓦地一动,仿若一只小鹿在其间胡乱冲撞。
李丽质风风火火地跑进立政殿,然当她瞧见长孙无忌与长孙冲之时,瞬间收敛了那活泼之态,对着长孙无忌和长孙冲作揖。
“见过舅舅。见过表哥。”李丽质微微俯身,樱唇轻启,那清脆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
“见过公主殿下。”长孙冲与长孙无忌赶忙行礼,声若洪钟,透着恭敬之意。
李丽质款步轻移至长孙皇后身后立定,而后便缄口不言。
长孙无忌望着愈发长大且愈发明艳动人的李丽质,心中甚是满意,那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公主殿下愈发地明艳动人了,想来再过一两年,也应当出阁嫁人喽。”长孙无忌不动声色地轻点了这么一句。
长孙皇后旋即敏锐地捕捉到了长孙无忌的言外之意,莫不是这是想要促成长孙冲与李丽质的姻缘?
长孙皇后对长孙冲颇为满意,然让李丽质嫁长孙冲之事,并非她所能独断做主的。
此等要事,尚需观李世民之意态如何。
亲上加亲诚然甚好,然皇帝之意方为至要。
天家子女之婚姻,往往裹挟着诸多政治之因由,欲求自由嫁娶,实乃难如登天之事。
即便李丽质深得李世民之宠爱,最终却仍须斟酌政治联姻所能带来之益处究竟几何。
倘若令李丽质嫁与长孙冲,那么长孙家与皇室之关系便会愈发坚牢,此于两家皆具极大之裨益。
“此事莫急,襄城尚还未出嫁呢。”长孙皇后缓声说道。
“襄城公主年岁亦非小矣,可有相中的青年俊彦?”长孙无忌出言问道。
长孙皇后轻轻摇了摇头,她深知襄城倾心于泾阳侯,故而才拖着未给襄城与其他勋贵促成联姻之事。
倘若陆通对襄城有意,李世民定然不会有丝毫犹豫。
即便陆通已然有了五位夫人,然公主终归是与众不同的。
半日过后,长孙无忌携着长孙冲离开了那巍峨皇宫。
长孙无忌心中暗自盘算着,欲令其他勋贵向李世民恳请赐婚,以作襄城公主的驸马。
如此一来,方好向李世民恳请长孙冲与李丽质的亲事。
于是乎,长孙无忌匆匆行至,找上了萧瑀。彼时,长孙无忌神色凝重,步履匆匆,怀揣着满心的急切;而萧瑀身处庭院之中,正悠然赏景,闻长孙无忌前来,亦是微微一惊。
“赵国公别来无恙乎,怎得于今日有这等空闲前来老夫处?”萧瑀忙将长孙无忌迎进自家府邸,亲自奉上清香扑鼻之茶水,而后微微捋须,面带疑惑之色问道。
“听闻皇后近些时日为襄城公主的婚事焦心着急,故而某便前来了。”长孙无忌轻启双唇开口言道。
萧瑀满心不解,眉头紧蹙,暗自思忖:襄城公主待字闺中欲待嫁,此般之事与他萧家究竟有何干系?
“赵国公直说吧。”萧瑀实是懒得费心去猜度,遂直言道,让长孙无忌莫要拐弯抹角,径直说来便是。
“宋国公您也知晓,陛下对于萧皇后与杨政道的处置之法,大多乃是斟酌考量到名声所致,然他们的身份终归是极为敏感。倘若萧家甘愿与陛下联姻,这般一来,诸多事宜便可安心许多。”长孙无忌轻抿了一口香茗,稍作停顿,随即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萧瑀闻此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