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于泾阳县的传法布道之历程甚为不顺,此般情形令玄奘略感受挫。
他未曾料到泾阳县这方地界对于佛教竟是如此抵触,且官府仿若有意为难于他们一般。
陆通令王玄策派人盯紧玄奘一行人的活动,而后便返回陆家庄,开始忙碌不迭。
当那李淳风奉诏受命,行至泾阳县之际,陆通旋即取出自己悉心重新整理完备的化学教材,恭呈于李淳风面前,恳请其静心研读一番。
李淳风初览此卷之时,仅觉饶有趣味,然不解之处甚多。
然随着研读次数渐增,其渐觉此本教材之内的若干理论知识甚是奇妙,且诸多之处逻辑皆能自圆其说、相互契合。
于是未过多久,李淳风竟与李泰掺和一处,二者时常相聚一处行实验之举,相互探讨诸多问题。
当此二人遭遇百思不得其解之难题时,便会前来问询陆通。而陆通亦会耐心予以解答,指明他们二人思绪偏离之所在。
陆通早已责成王玄策于泾阳县城构筑完备研究院,其中诸多实验器材皆已筹备妥当。只待李淳风这般贤才前来探究化学此一学科。
李淳风于陆通此处习得诸多学识,诸如一些实验之法门,以及实验当中所需留意之诸般事宜,他皆已铭记于心、了然于胸。
李淳风除却钻研化学知识以外,陆通尚为其安排了另一桩差事,乃是引领数位对化学怀有兴致的学子一道学习并研讨化学,以此为后续之学校学科储备优良的教师人才。
来到泾阳县的李淳风,一时之间竟是繁忙至极,然而他却满心欢喜,甘之若饴。这般境况,可比在那钦天监虚度光阴有趣得多矣。
与此同时,陆通亦修书与李世民,详述了打算大规模生产琉璃产品之事宜。
此乃意味着原本予李孝恭与李世民之琉璃生意,将会变更销售之策略,不再似往昔那般作为奢贵之物来兜售。
李世民遣李孝恭向陆通传话,言琉璃产品改变销售策略、大规模生产亦可,然陆通需重新为李世民寻觅另一门营生。
对此,陆通唯有无奈应承下来。
此后一段时日内,长安城涌现出大批量的琉璃制品,一时之间,长安城之琉璃价格仿若自九霄跌落尘埃,这使得原本那些以高价购置了琉璃产品的权贵富商,心内滴血,暗自咒骂李孝恭忒不厚道。
朝堂之上,诸多世家官员纷纷进言弹劾李孝恭,皆道李孝恭蓄意囤积琉璃产品,搅乱市场之上的琉璃价格,致使诸多商贾以及购置了琉璃产品之人血本无归,此乃与民争利之恶行。
李孝恭一脸泰然自若地听着世家官员对他的弹劾,仿若对此毫不在意。
而李世民亦仅是佯作斥责李孝恭数言,罚其一月之俸禄,而后便将此事宜揭过。
世家官员怎肯善罢甘休,依旧要李世民严惩李孝恭。但值此之际,魏征挺身而出。
魏征启口问道:“诸位大人,这琉璃产品往昔一直乃天价之奢侈品,寻常百姓根本无有能力触及,而购置琉璃产品者,非富商即权贵。此与民争利之说,究竟从何而来?”
世家官员脱口问道:“魏大夫,敢问这琉璃产品倘若泛滥成灾,那么此前以高价购置琉璃之人,岂不是吃了大亏?”
魏征微微一笑回答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买卖之事,讲究的乃是你情我愿。既然富商与权贵甘愿出高价购买,这又能怪得了谁呢?总无人逼着他们买吧?”
世家官员闻此言语之后,顿时陷入沉默。对啊,人家确未逼着权贵和富商们以高价去购买。
见魏征继续言道:“而且此番琉璃产品之价格降低之后,即便一些寻常百姓亦有能力去购置,亦能让寻常百姓用上琉璃产品,此乃利民之举,可不就是与民同乐?”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闻听此言之后,拂掌大笑,连道了数声“好”。
魏征对着李世民作揖,随后继续开口道:“我观河间郡王此举,不仅未与民争利,反倒是与民同乐之善举。陛下,臣以为应当赏赐河间郡王,而非责罚于他。”
世家官员们听完之后,个个脸色铁青。方才李世民才责罚完李孝恭,怎的这下反倒成了要赏赐李孝恭?
李世民见魏征递来的台阶,赶忙顺势而行,说道:“魏爱卿所言甚善。赏河间郡王锦帛千匹,金万贯。”
李孝恭赶忙作揖谢恩,道:“多谢陛下赏赐。”
此后,琉璃产品全然于京畿道大规模行销,其中产地来源主要为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