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强调治国之道在于仁政,而仁政的基础便是百姓的安康。若近亲结婚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皇室的声誉,更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李泰暗自思量着,决定尽快整理出一份详尽的报告,向父皇进言。
他重新坐回书案前,拿起笔,开始撰写这份重要的奏折。
李泰深知,这份奏折的每字每句都必须斟酌再三,既要言之有物,又要委婉得体,以免触怒父皇或引起其他皇子的猜忌。
李泰轻敲着陆通府邸的大门,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自从他决定向父皇进言关于近亲结婚的危害后,心里便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他担心自己的直言可能会触怒父皇,甚至引起其他皇子的嫉妒和排挤。
为了求得一个稳妥的方法,他决定再次向自己的老师陆通请教。
不一会儿,陆通府上的仆人开了门,见到是魏王李泰来访,连忙躬身行礼:“魏王殿下,我家老爷正在书房等候,您请随我来。”
李泰点了点头,跟随仆人穿过府邸的庭院,来到书房。
陆通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卷书,见李泰进来,立刻放下书卷,起身迎接:“魏王殿下,何事让您如此焦急?”
李泰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老师,弟子有一事相询,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教。”
陆通微微一笑,示意李泰坐下:“说来听听,有何难处?”
李泰略显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老师,弟子最近对近亲结婚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弊大于利。弟子打算将这些情况禀告父皇,但又担心言辞不当,惹怒父皇或是引起其他兄弟的猜忌。不知老师可有什么建议?”
陆通听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您的忧国忧民之心,令人钦佩。然而,向皇上进言确实需要谨慎行事。不过既然有了调查结果,说说也无妨。”
李泰听了陆通的话,心中顿时明朗了许多:“老师所言极是,弟子明白了。”
陆通点头赞许:“如此甚好,殿下心系社稷,必能获得皇上的理解和赏识。若有需要,我愿意陪同殿下一同觐见,以示支持。”
李泰感激地看向陆通:“多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弟子定会努力,不负老师的期望。”
说罢,师徒二人继续商讨起具体的进言策略,直至夜幕降临,李泰才带着满腹的信心和计划离开了陆通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