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抵达泾阳县后,马不停蹄地径直前往陆家庄。
沿不久,陆家庄的轮廓渐渐映入眼帘,庄内树木葱郁,房舍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宁静。
内侍下马,整理了一下衣冠,缓步行走,步态稳重,直奔庄门,而后入内,径往陆通的住处。
陆通正坐在书房内,手中握着一卷书简,目光专注。
忽闻门外传来脚步声,他抬头望去,见一名内侍正站在门口,神情肃穆。
陆通立刻起身相迎,问道:“这位天使,有何贵干?”
“侯爷,小人奉皇命而来。”内侍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陛下有口谕,命小人转达。”
陆通闻言,连忙请内侍入座,亲自奉上茶水,而后说道:“有劳天使了。”
接着屏退左右,准备聆听陛下的旨意。
内侍见四周无人,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了陆通,道:“陆大人,这是陛下的信物,陛下让我告诉您,即刻入宫给公主看诊。”
陆通接过玉牌,郑重道:“臣遵旨。”
陆通带着内侍来到泾阳县第一医院,
这所医院虽名为“第一”,实则规模不大,
但因有医圣孙思邈坐镇,每日求医者络绎不绝。
院内草木葱茏,药香四溢,一派生机勃勃之景。
二人步入院中,只见孙思邈正坐在草堂之内,
手捻胡须,目光如炬,正在为一位老妇人诊脉。
“孙先生,陛下有急事相召,请您即刻随我前往长安。”陆通上前施礼,语气中透着几分急切。
孙思邈闻言,放下老妇人的手腕,微微一笑,道:
“侯爷,民女的病已无大碍,稍作调理即可康复。陛下既有召,老夫自当遵命。”
说罢,他起身整理好衣衫,向老妇人交代了几句,便与陆通、内侍一同走出医院。
马车早已备好,停在医院门前。
孙思邈上车后,陆通与内侍分坐两侧,
马车缓缓启动,向着长安城的方向驶去。
途中,陆通向孙思邈说明了公主的病情,言语间满是对公主健康的担忧。
“公主殿下近来身体不适,多有咳喘,精神不振,陛下甚是挂念。”陆通说道,
孙思邈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道:“公主的病症,还需面诊方能确诊。不过,依侯爷所言,恐是肺部受寒所致,需用温补之法,辅以清热解毒之药,方能见效。”
陆通听后,心中稍安,道:“先生医术高明,此次有劳先生了。”
对孙思邈的医术更是信心满满。
马车一路疾驰,终于在夜幕降临前抵达了长安城。
一行人匆匆赶往皇宫,准备为公主诊治。
其实陆通早就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好了好几种治疗哮喘的药品,这些药品皆是后世之物,疗效显着,且副作用极小。
他深知,若直接拿出这些药品,恐会引起孙思邈及宫中其他人的怀疑,因此决定待孙思邈诊断完毕,确认公主的哮喘类型后,再适时献出,如此一来既显得谨慎周到,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马车行至长安,夜色已深,月光如水,映照着皇城的雄伟城墙。
陆通心中暗自盘算,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与孙思邈并肩而行,穿过重重宫门,直至公主的寝宫。
“陛下,臣已请来孙思邈为公主诊治。”陆通躬身禀报,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公主病情的关切。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闻声而起,面上皆是焦急之色。“孙先生,公主的病情如何?”李世民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孙思邈上前施了一礼,随即走到公主榻前,仔细观察公主的面色,又为其诊脉。
片刻后,他抬头说道:“公主殿下此症,确为肺寒所致,兼有痰湿阻滞,需用温肺散寒、化痰止咳之法。”
李世民闻言,稍稍松了一口气,旋即看向陆通:“陆卿,你可有良策?”
陆通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几盒药品,恭敬地呈上:“陛下,臣早有准备,这些药物皆为治疗气疾之佳品,疗效甚佳,以助公主早日康复。”
李世民接过药品,心中感激,对陆通的周全安排赞不绝口。
长孙皇后亦是点头称许,对陆通的细心与周到表示赞赏。
公主李明达服下止咳糖浆后,面色果然好转了许多,呼吸也逐渐平稳,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