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泾阳县的县衙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
王玄策身着官服,神色沉稳,正端坐在主位之上,接见几位泾阳县颇具名望的商人。
这几位商人,衣着虽不及达官显贵那般奢华,但也干净整洁,透着一股精明干练之气。
他们恭敬地站在堂下,脸上带着些许拘谨与忐忑。
王玄策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示意众人坐下,说道:“诸位不必拘谨,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想了解一下咱们泾阳县的商事情况。如今大唐局势多变,我也想听听你们在生意上可有什么难处,或是对本县商事发展有何见解。”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商人率先起身,微微躬身,言辞恳切地说道:“王县令,实不相瞒,近来听闻朝堂之上对外国留学生有所管控,这让我们与外邦的一些生意往来,多少受到了些影响。还望大人能为我们指点一二,看看如何应对才好。”
其他几位商人也纷纷点头,面露期待之色,将目光投向王玄策,似是盼望着从这位父母官口中寻得解决之道。
王玄策听闻商人们的疑问,神色从容,不紧不慢地开口作答:“诸位,此事无需忧虑。侯对此事早已绸缪在心。侯爷之意,乃是让诸位牵头,于泾阳组建一个商会。往后,便以这商会的名义来操办大宗货物的出口事宜。”
他微微一顿,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见众人面露思索,便接着说道:“如此安排,其中大有裨益。资源一旦集中于一处,诸位便能省去诸多不必要的开支,成本自然大大降低。再者,面对商途之中的各类风险,以商会之力共同承担,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亦会大幅提升。不知诸位对侯爷这一安排,意下如何?”
商人们听闻此言,不禁交头接耳,低声商议起来。片刻后,一位身形富态的商人站出身来,恭敬拱手道:“王县令,侯爷此计甚妙,只是组建商会,诸多事宜繁杂,不知具体该如何操办?还望大人明示。”
其余商人也纷纷附和,目光中满是期待。
王玄策见众人意动,便接着娓娓道来:“这商会的组建流程,诸位可前往那专司商事的工商局问询。往后啊,这商会便在工商局的辖制之下。工商局会为诸位答疑解惑,指引商会组建的一应事宜。”
他神色郑重,言辞恳切,带着几分安抚与鼓励:“诸位切莫担忧,这商会可是关乎泾阳商事发展的大事,官府自不会坐视不管。不仅如此,为了扶持诸位发展外贸,官府还会给出诸多优惠扶持之策。”
王玄策稍作停顿,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比如,在赋税方面,会酌情减免;又或是在货物运输的关卡通行上,为诸位大开方便之门。如此一来,诸位在外贸之路上,必定能走得更加顺畅。”
商人们听闻,脸上纷纷露出惊喜之色,原本的担忧顿时消散了几分。
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商人赶忙起身,恭敬地抱拳说道:“王县令如此费心,又有官府大力支持,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侯爷与大人的期望!”
其余商人也跟着纷纷表态,一时间,县衙内气氛热烈。
在泾阳县,商人们的地位已然今非昔比,与普通百姓并无二致,皆拥有参与泾阳县官府职员选拔的机会。
这一举措,犹如一缕春风,吹进了众多商人的心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平等与希望。
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商人对泾阳县所推行的政策,皆是发自内心地支持。
说起这一切,便不得不提及泾阳侯陆通。
他身为一方权贵,却丝毫没有看不起商人的架子,反而对他们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在陆通看来,商人群体亦是泾阳县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不过,陆通也明确立下规矩:这些商人在行商过程中,绝不能坑害、压榨百姓,必须严格遵循泾阳县的律法。
唯有如此,方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心经营,获取财富。
倘若有人胆敢违背,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
情节较轻者,会被毫不留情地逐出泾阳县,从此失去在这方土地上的营商资格;而情节严重者,不仅自身要遭受牢狱之灾,甚至其子孙三代,都将被禁止从商与从政,以此作为对违法行径的严厉惩戒。
如此恩威并施的政策,让泾阳县的商人们既感受到了尊重与机遇,又深知律法的威严不可侵犯。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加积极地支持并遵守泾阳县的各项政策,为泾阳县的商业繁荣与社会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