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他或是与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或是在府邸中享受美酒佳肴,似乎早已没了往昔征战沙场的壮志豪情。
李世民知晓李孝恭这般转变,心中不免有些惋惜。
虽说李孝恭能力出众,可如今这副模样,还能否担起北境都护府大都护的重任,实在令人存疑。
北境局势严峻,需的是能在凛冽寒风中,披坚执锐,日夜操劳防务的将领,而非眼前这养尊处优、体态发福的闲散王爷。
李世民暗自思忖,这李孝恭究竟还能否重拾昔日的斗志,若贸然委以重任,又是否会让北境防务陷入困境,着实让他头疼不已。
除却李道宗与李孝恭,李世民的思绪亦落在苏定方与薛万彻身上。
尤其是苏定方,他听闻李靖对其赞誉有加,李靖言苏定方颇具大将风范,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支撑大唐江山的柱石之臣。
这番评价,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李世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令他颇为心动。
苏定方此人,确有不错的履历。
早年间,他便投身军旅,在战场上历经磨砺,屡立战功。
其作战勇猛,谋略过人,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运筹帷幄,皆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然而,尽管苏定方功绩不俗,却终归难以服众。
究其缘由,一来他资历尚浅,在大唐众多老将面前,根基尚欠深厚;二来,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部分将领对其晋升心存芥蒂,认为他资历不足以匹配高位。
李世民深知,欲让苏定方出任北境都护府大都护这等要职,需得众人信服,方能政令畅通,军心稳固。
否则,即便苏定方能力再强,也恐难以施展拳脚,达成北境安定之重任。
这提拔之事,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着实令李世民陷入两难之境,他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反复权衡着其中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