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便知分晓。”
言罢,目光坚定,静待李世民定夺。
李世民闻之,暗自思忖,觉得陆通所言确实在理。
他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
然而,在他心中,那倭国不过是海外弹丸之地,幅员狭小,物资匮乏,实乃不值一提。
正如那句“穷山恶水出刁民”,在他看来,倭国之人皆是些狡黠贪婪之辈。
堂堂大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李世民着实看不上这等蕞尔小国,心中也并未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不过是将其视作疥癣之疾,并未太过在意。
但此番倭国浪人侵扰新罗之事,又让他不得不稍加留意,以防其对大唐边境有所图谋。
李世民目光转向陆通,神色透着几分审慎,问道:“陆爱卿,依你之见,新罗国女王所提请求,朕究竟应下与否?若答应,又该选派哪位将领,前去助新罗抵御倭国那些浪人武士?”
言罢,他身子微微前倾,眼神专注地看着陆通,显然极为重视陆通的见解,盼其能给出一番妥帖之策。
陆通听闻,陷入沉思。
于大唐贞观年间的名将,他熟知的多是声名远扬之辈,至于寻常将领,所知甚少。
思索片刻,他眼前一亮,薛仁贵与裴行俭,正值崭露头角之际,恰似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
让二人前往新罗历练,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一来,可助力新罗抵御倭国浪人,彰显大唐天威;二来,他们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倭国虚实,为日后大唐若有征伐倭国之举,积累宝贵经验。
念及此,陆通抬眸,目光坚定地望向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薛仁贵与裴行俭二位将军年轻有为,谋略与武艺皆不凡。
派他们前去新罗,既能助新罗击退倭国浪人,又可让他们对倭国多些了解。
如此,日后若有应对倭国之需,我大唐也能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