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带着广朋走到学堂,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看着空荡荡的课桌,广朋想到自己要离开先生了,心里有些酸楚。
看着先生走路都颤巍巍的样子,心里更是不好受。
先生走到讲台的后面,慢悠悠的掏出钥匙,打开锁,广朋终于可以看清楚一直以来心中有些猜测的那个红色书柜的里面了。
里面全是书,而且几层放的都是已经发黄的书,书上的字也比他们学的书的字大了出许多。
先生从底部的小抽屉里,取出几册书,又拿到远远的距离上两眼仔细端详了一下,好像确认无误的样子 ,然后才上锁锁好。
“广朋, 这是几本明版的书,先生就送给你做临别礼物吧,到茂林寺以后也要继续坚持学下去才好。”
广朋双手接过来,看了看,是两套书。
一套是“孙子兵法”,另一套是“李卫公问对”,书本上盖着先生的藏书章,长方形的,他认识。
他知道,这是先生多年前参加武举考试时曾经读过的书,也是他珍藏多年的宝贝,接受先生的书就是接受了先生的嘱托,要完成先生没有完成的梦想。
先生又取过桌子上的印泥盒,从腰上取下自己的私章,打开书卷,在扉页上加盖了上去。
看到广朋有些不解,他解释说:
“你回家看到石妙兴的时候,把这几本书给他看看, 他就会知道我为啥加盖这个印章的。”
“谢谢先生。”
他鞠了一个躬,是头几乎到地的那一种。
先生摆摆手,顺手拿过他的书包,又把桌上的砚台放进去,还拿了一支毛笔也放了进去,对广朋说:
“什么时候都要读书写字,勤练武功,文武都要精通。千万记住。
“但是,更要千万记住这几条:在练武之人面前不要讨论任何武功,在文化人面前不要谈论任何文化,在纸上谈兵之人面前不要论任何兵法。这叫藏锋,你们写毛笔字不就是讲究藏锋吗?”
“为什么不可以谈论呢?不是说教学相长吗?”
“在先生面前一切都可以,出门就万万不可以的。在练武功之人面前讨论武功,必然动手相伤;在文化人面前谈论文化,必然相轻,而且文人多嫉妒,当心他们背后害人,讨论过多也会降低自己的层次;在纸上谈兵之人面前论兵法,那是对牛弹琴,因为军人只可以用事实说话,不可以相争,因为,战场上的胜利才是兵法的归宿,而不是口舌之争。这也是藏锋。”
广朋一下子明白过来,因为他想到了先生和石师傅,因为他们从来不与旁人谈论文化和武功,石妙兴更不在村医面前说医道,而他也压根不知道先生当年还参加过武举考试 ,也不知道先生其实也是会武功的,原来,先生的一生都是在藏锋啊!
“先生,我记住了,一定一生都记住您的教诲!”
“好了,你走吧,前面的路就看你自己走了,你要是走不出自己的道路,就不要来看我。”
言毕,先生自己径自离开了学堂,与师娘一起站到正房前 ,看着这边的言广朋。
广朋背上书包,走到先生和师娘面前,磕了三个头,不由得痛哭失声。
先生摆摆手,意思要送别广朋。
想不到的是,先生突然两腿膝盖弯曲,两手弹出,一手抓住了广朋的肩膀,另一手把他全身塞到了自己腋下,突然向前跨出一大步。
广朋,一下子找到了石妙兴在下雨时刻带他回家的感觉。
到了大门外,先生将广朋放下,轻声说:
“走吧,我就送你到这里了,前面的路长着呢,还要你自己稳稳当当的走下去!向前走,不要回头!”
广朋这才领略到先生的另一面,那就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其实深藏不露,是真正的高人!
他按照先生的嘱托 不再回首,而是看了看自己前面的路,路面不平,确实很长,这可是真的需要他自己慢慢走回去,稳稳当当的走下去!
:()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