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正的大吉大利。
不能不说,这是龙出行的最佳选择。
石师傅和广朋走过一座山,景色迥异。
再也望不见家乡熟悉的山水了,一片陌生的广朋,不由得对走在前面的师傅说;
“我们要走多少天才能到茂林寺?”
“一个月就能到了,要是怕吃苦的话,现在我还可以送你回去的。”
“不是怕吃苦,我是怕成为师傅累赘,你看我也不会化缘,不会看病,不是让师傅操心了吗?”
“走路前行,饱览山水人文本身,这就是在修行。你不用去化缘 ,会帮我采药就行,认准道地药材,再好好看我诊脉治疗,这就是要惩恶先要固本的过程,自己百病不侵,才能惩恶扬善,要是自己先倒下了,怎么惩恶,怎么扬善啊?”
“采药不成问题,我跟我父亲认识很多药的,需要哪一种师傅说一下就行。”
“这个我相信,其实采药也有学问。第一,不要采绝,需要多少采多少,不要老少一起采光;第二,要留根,明年又有新的药材出现,可以救治更多人;第三,要有善心,采药时内心要感谢他们的救苦救难,他们才会更有灵性。”
“记住了,师傅。”
走到日头到头顶的时候,他们走到一个人流如织的镇上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往来不绝,各色商品面前买卖不断,广朋的眼睛都要看花了。
突然,一辆马车从人群中窜出来,赶车的车夫扯着嗓子使劲的喊着:
“让开让开,马惊了!”
一位卖倭笠的中年男子躲闪不及,他的摊位被马匹冲倒在地,可是马车不但不停下,反而继续向前冲撞着。
石师傅见状,把背囊向地下一放,几步就冲了过去,一手拉住马缰,一巴掌拍到马的前腿上。
顿时,马一下子倒在地上,马车也轰的一声歪倒在地上,车夫从车上滚了下来。
他的衣服一下子脏兮兮的了, 还带着一点血痕。
他赶紧爬起来,走到车前看了看,看到马匹已经躺倒,他赶紧解开缰绳,把马扶起来,拴到路边的一棵树上,然后赶紧喊人,一起把车竖了起来。
石师傅一直在旁边不停的帮助他,他也是一个劲的感谢。
那位卖倭笠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很不高兴的对车夫说:
“你咋赶的车,你看把我的倭笠都压坏了,怎么办吧?,你说说。”
车夫也没有好气的说:
“马惊了,那也不是我愿意的事情啊,你看,我都摔得全身是血了,找谁诉冤去啊?”
“车翻了马惊了,那是你的事,倭笠可是我编的,那是我的东西,可是你撞翻了对吧?大伙看看,是不是啊?”
周边也没人搭腔 ,因为俩人说的都有道理,都对,向谁也不合适。
石师傅走过去看了看,说:
“你这倭笠多少钱一个,撞坏了几个啊?”
“两文钱一个,撞坏了三个,你算算多少钱吧。”
石师傅拿起那三个撞坏的倭笠,放到刚刚竖起来的马车上,说:
“你的车确实撞坏了人家的倭笠,该赔人家啊。”
“我的车还坏了呢,到时候神父还不知道怎么惩罚我,我哪里还有钱赔他。”
“好啊,咱们就一起找神父去,他总不会惩罚你赔车吧?”
车夫狐疑地看了看石师傅,在他看来,石师傅他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不过看在他拦住惊马的份上,点点头说:
“好啊,到时候你也给我作证,是马惊了的原因,可不是我故意弄坏马车,还撞坏人家倭笠的的。”
“没有问题啊,走!”
车夫喊了一声卖倭笠的:
“走,跟我一起找神父去,你敢吗?”
“找神父?你是在教的吗?”
“我不在教,是给教堂赶马车的。”
“那算了吧,我自己认倒霉了,咱可惹不起教堂的洋大人,人家和官家是勾着的呢,别找不痛快。”
说着,他走到马车边上,自己取下了那几个撞坏的倭笠,说:
“谢谢师傅了,我不要赔偿了。”
“你不要赔偿就不要了吧,可是我还是要到教堂,给这位车夫做个证的。”
说话间,车夫把马重新套到车上,试了试,然后想喊着石师傅要一起前行。
可是, 那马却根本没法子走动 ,它的一条腿悬在半空就是不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