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室内,他对小吴说:
“让你搞的柳树炮准备的怎样了?”
“五门,好着呢,全部是铁箍加封的,红炉扔掉的废渣,我们也都搜集了起来,足足的。”
“火药怎么样?”
“十大箩筐呢,够不够?”
“足够了,注意好用药量,不要求大。”
“实验了好几次,放心。”
“好,这些炮你现在回去安排好,交给队员操作就行。接着,不要歇息,马上回到村公所跟我走一趟,带上新家伙,今晚我们就一起出发。”
过了一个小时,小吴气喘吁吁的回到村公所,广朋带着他来到老保长家里,用钥匙打开孙排长房间的门,取出茂林寺带过来的小炮和炮弹,让小吴看一下。
“你能在战场上装配起来打响吗?”
小吴惊喜异常,想不到还有这样的真正宝贝。
“太没有问题了。”
“那好,你和小路永年一起首先出发,现在就出发,选一个能直接击中城楼的地点。记住两点:第一,与参加起义的人群要有一定距离,不能搞到一块。第二,在柳树炮发射的同时发射炮弹,不能单独发射。”
“明白了。”
“还要记住,就只有五发炮弹,不要浪费,也不要多带,要与柳树炮一样多。”
“发射完之后,马上安全放好,不要乱跑。大部队进城后找我就行,如果我不在了,就去找钱排长。”
“连长……”
“就这样,记住了吗?”
广朋回到家,深情轻松,其实内心沉重,他对母亲和妻子贾氏说:
“我可能要带自卫队和乡亲们可能要出去打仗了,你们也必须要准备出去躲一下,到我姥娘家也行,实在不行的话就到尧王山找小孙一家,他们会有办法的。”
娘早已经过了多次战火,多次逃难,心中坦然,倒是刚刚结婚的妻子贾氏,也不顾害羞,抱住广朋放声大哭起来。
娘也在一边垂泪,却在使劲安抚儿媳:
“没事,我们家不会有事,广朋也不会有事的。”
广朋从腰间掏出柳师长送的左轮手枪,交给妻子:
“这个放好,关键时候可以救命的,千万不要让外人看见。”
说完,他又拿出几块大洋交给娘:
“这是我攒下来的钱,全给你们,关键时候买点粮食吃,家里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能带则带,不能带的就别管了,遇到官军来到村里,就赶紧向山上跑,和他们没有道理可讲。”
言罢,他轻轻推开痛哭的妻子,迈步离开了家门。
他就此走上了血雨腥风的战场 ,开始了追求众生平等的征战道路,也由此,诞生了一位不惧生死,不讲名利的沉默的战神!
………
天刚亮,自卫队员陆陆续续来到村公所,等待着大家到来。从时间看,大家还是非常准时的。
小钱作为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也与广朋站在一起 ,看着队伍的聚集。
李胖几个人忙的不可开交,因为每人要带五天的干粮,各个小队的厨师也都一起过来忙活。
他们从三天前就开始日夜准备,幸好在这是冬天,可以放好几天不坏。
广朋和小钱到长条桌目前看了看,每人是二十个馒头,一长条蒸好的腊肉,一大包酸白菜,都已经用长条布袋,旁边还有几大锅烧开的水,与正在烧着的开水。
食品按小队分开放置,大家有条不紊的领取着自己的物品,打仗的消息早已经传开 所以大家都默默不语,扎好干粮带之后,站在自己的队列里,等着出发的号令。
小钱这一次没有啰嗦,而是与广朋点了点头以后,喊了一声:
“小队队长报数!”
出乎预料,队员全部到齐,就连广朋一直担心的李嘉财也到了,而且装束的也非常整齐。
报数完毕,广朋下令:
“出发!”
他看见李胖正要把锅背到自己身上,就走过去,轻轻把锅拎起来背到了自己身后。
李胖赶紧阻止,广朋说:
“年纪大了,还是我来吧,你拿点轻一些的东西就行,到地方上我再给你 。”
他今天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农民装扮,只是身上多了背后的大刀,与腰间的一把匣枪。另一把,他交给了小钱,以备防身之用。
他背着大锅,和小钱走在队伍最前列。身后的队伍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