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敌人牵回来,就要让敌人知道他们的动向,可是要想让敌人知道自己的动向,也得先稳住阵脚后再寻找目标行动。
第一就是粮食,粮食是生存的第一选择。连续多日的行军,虽然避开了各地官军的阻拦,没有发生开战交火,胜利到达目的地,但是,粮食的消耗量巨大,大家随身携带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也就今明两天的量了。
第二,还要打一仗,而且要打出声势,把进入绿安县一带的官军牵出来,保住六区的自卫队与老百姓。
广朋想起了范师长出征丁字桥镇时从黄鹤城弄出来的地图,其中就有黄鹤城与周边地区的地图。
他想了想,先安下身子好好休息,歇息两天后就出山谋求给养。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黄鹤城这个九州通衢,竟然也下起了鹅毛大雪,伴随着低温,地下立刻结成了冰凌,一不注意就是一个大马趴。
粮食已经耗尽,还有不少队员因为疲劳与寒冷而患病,他按照在茂林寺跟随师傅出行的办法,他带着小路和永年以及其他身体康健的队员,在深山里挖掘中草药为战士们治病,以及寻找当做粮食食用的葛根、松子等,还设下圈套捕捉野生动物,为大家增加营养。
懂医术的武僧 ,和查理带出来的医生都到了六区,这边也就广朋与永年忙活,即使再勤快,也还是无法救助每一个人。
他们山上采药熬制,日夜不停,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几位队员因病去世。
看着他们的遗体,广朋万分悲伤:
他们追随自己征战上千里地,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不行,必须打出去,绝不能让老天爷把我们困死在这里!”
好在他们是秘密来到这里,而且是在深山地区,老百姓也很少,官军更没有察觉到他们的任何踪迹,他们这就可以自主选择作战目标,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织战役。
“这里,距离黄鹤城太近,贸然出击,太危险了。”
“黄鹤城可是官军的老巢,一出手就是戳了马蜂窝,我们就连立足都非常困难。”
小路和永年都坚决反对出击。
“我理解你们的担心,他们也是为全局考虑的。”
“对,还是稳住再说。”
“你们也看到了,粮食已经很成问题,漫天的大雪下道路冰冻,穿山之后,衣服也千疮百孔,不能有效御寒,部队的病员太多。”
“我们可以向附近的老百姓求助,让他们帮忙。”
“你我都出去看过,附近十几里地内绝无人烟,而且你们想想,即使山里有人家,也是一样肯定穷的叮当响嘛,怎么可能有余力支援我们?”
二人沉默,他们在过来的路上就发现了这个事情,因为村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富户,都是猎户和卖柴、采蘑菇为生的人,肩膀头是一样齐的。指望他们 ,完全没有戏。
“所以,不主动出击,就保不住我们自己,也发挥不了我们都枪炮应有的作用,更牵不回官军主力。”
“这个道理,我们也赞成,可是,部队一旦出击就有暴露危险,引起官军对我们的进攻。”
“如果不出击,我们虽然不会马上遭到官军的清剿,但是我们却是一支没有粮食没有支援的孤军,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生自灭,那岂不是更危险吗?”
“是啊,两难呐。”
“更关键的是,快困守孤山,也根本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消息,说不定啊,这个时候的组织正在四处找我们呢。”
三个人统一了意见,觉得应该而且必须出击,但是具体要出击哪个方向,却有不同看法。
“让官军知道我们是作为一支强大力量的存在,但是,又不能让官军找到我们的所在,这是必须明确的基本方针。”
“没有问题,这是必须的。”永年率先赞成这个观点 。
“我想了一下,我们过来的路上,经过了平汉铁路,车站也不少,这可是物资集中地,和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应该以铁路上的车站为目标。”广朋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距离黄鹤城车站最近,那里的武物资也最多,也最有影响,可是,打这个车站太危险了些。”
“当然不会到黄鹤城自取灭亡,我们是既要取得战果,还要扩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伤亡。”
“哪里才合适呢?”小路道。
“打下来,还要有便利条件把物资运出来,不能打下来就跑,那就失去打下车站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