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尘静静地站在朝堂一侧,目光平静地看着这场激烈的争论,心中却如翻涌的浪潮。他深知,此刻是改革的关键转折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待双方争论的间隙,他深吸一口气,稳步向前踏出一步,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沉稳而坚定。
“陛下,诸位大人,请听臣一言。”叶尘的声音并不高亢,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朝堂,带着一种让人不由自主安静下来的力量。原本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了许多,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他身上,有期待,有质疑,也有审视。
叶尘微微欠身,先向新皇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目光平视,眼神坚定而自信:“孙大人方才质疑清平郡的试点成效不具有普遍性,认为其不能代表全国。但臣以为,清平郡虽只是一隅之地,可它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全国诸多郡县的缩影。赋税繁重,百姓不堪重负;商业受困于繁琐的条规,难以繁荣发展;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下。这些问题,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并非清平郡所独有。”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尤其是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松动的迹象:“我们推行改革,正是基于对这些全国性问题的深入洞察与思考。清平郡的改革方案,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症结精心制定。如今,清平郡在改革的推动下,已取得显着成效,这恰恰证明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孙德冷哼一声,脸上依旧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情:“叶大人,你不过是一家之言。清平郡的成功,或许只是运气使然,又或许是当地官员为了邀功请赏而夸大其词,怎可轻信?”
叶尘早料到会有此质疑,他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资料,扬了扬说道:“孙大人,这是清平郡改革以来的详细记录,每一项数据,每一个变化,都有案可查。从赋税减轻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到商业活动复苏的具体数据,再到农业产量增长的预估,皆有真实的记录和百姓的见证。”说着,他将资料递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呈给新皇和各位大臣传阅。
“不仅如此,”叶尘继续说道,“臣还派人深入清平郡各地,走访了众多百姓,收集了他们的心声和诉求。这些百姓,无一不感激改革带来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改善,脸上的笑容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此时,赵严开口了,他神色凝重,语气带着深深的忧虑:“叶大人,即便清平郡的情况属实,可全国推广改革,经济风险实在太大。经济体系错综复杂,一旦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引发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那该如何是好?”
叶尘看向赵严,目光诚恳而坚定:“赵大人的担忧,臣完全理解。经济之事,确实需要万分谨慎。但我们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潜在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控预案。”
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在朝堂中央,言辞恳切地说道:“在商业方面,我们将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防止恶意囤积、哄抬物价等行为的发生。一旦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监管机构将迅速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保障商品的正常流通。在税收方面,我们会根据各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不会因税收过重而影响商业发展。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对于农业,”叶尘接着说,“我们将持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并且,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在丰收之年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年或市场波动。此外,还会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赵严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叶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这些预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真的能有效吗?”
叶尘微微一笑,自信地说:“赵大人,我们在清平郡试点时,已经对部分调控措施进行了实践检验。比如,在新税制推行初期,曾出现过个别商人试图囤积粮食,抬高价格的情况。当地监管机构迅速介入,依法对这些商人进行了惩处,并及时投放储备粮食,稳定了粮价。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调控预案是可行的。”
这时,一位中立的官员站出来,犹豫地问道:“叶大人,改革涉及面如此之广,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问题。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未知的挑战呢?”
叶尘看向这位官员,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大人所虑极是。改革之路,本就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