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迈步跨入大殿,一股沉重的气氛扑面而来,空气凝重,仿佛能拧出水来。
龙椅上,李隆基面色阴沉,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一切。
周围的大臣们噤若寒蝉,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李豪感觉自己仿佛站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环儿,”李隆基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朕听闻你最近在宫中散播谣言,蛊惑人心,可有此事?”
李豪心头一紧,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陷害他。
他努力保持镇定,不卑不亢地答道:“父皇明鉴,儿臣从未做过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陷害,意图挑拨离间。”
李隆基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哦?那你说说是何人陷害你,有何证据?”
李豪深吸一口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他详细描述事情经过,-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谣言的传播途径,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逻辑漏洞。
他甚至运用了一些现代的逻辑推理方法,让在场的大臣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随着李豪层层剖析,李隆基的脸色逐渐缓和,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一些大臣也开始对盛王的冷静和智慧感到惊讶。
他们原本以为盛王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没想到竟然如此机智过人。
“父皇,”李豪继续说道,“儿臣相信,只要彻查此事,定能揪出幕后黑手,还儿臣一个清白。”
李隆基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准奏。高力士,你亲自去查,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遵旨。”高力士躬身领命。
李豪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
然而,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然而,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就在这时,李林甫突然站了出来,阴恻恻地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李林甫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陛下圣明,只是盛王殿下聪慧异常,臣亦感佩。然殿下毕竟年轻,涉世未深,这宫中事务繁杂,稍有不慎,便会落人口实。依臣愚见,盛王殿下还是潜心研习诗书为好,莫要再沾染这些是非之地。” 他语气看似关切,实则绵里藏针,意图将盛王排挤出权力中心。
李豪心中怒火翻腾,这老狐狸果然落井下石!
他知道,此刻与李林甫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深吸一口气,将怒火压下,面上依旧恭敬,“李相教诲,本王铭记在心。只是本王愚钝,唯恐辜负父皇期望,还望李相多多指点。” 他以退为进,将难题抛回给李林甫。
李林甫正要开口,却听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陛下,臣以为不然!”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王忠嗣大步出列,他身着戎装,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气势逼人,站在那里如同一座小山。
“盛王殿下虽年轻,却胸怀韬略,臣曾与殿下探讨军务,殿下见解独到,令臣茅塞顿开!如此良才,岂能埋没?”
王忠嗣的突然发声,让李林甫措手不及。
他没想到王忠嗣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盛王。
李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没想到王忠嗣会如此仗义执言。
李林甫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李隆基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来回扫视,眼中精光闪烁,最终落在盛王身上。
他原本对盛王的信任有所动摇,但王忠嗣的话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这个儿子。
一个能得到王忠嗣赏识的皇子,绝非等闲之辈。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环儿,你对西域局势有何看法?”
周围人都在等待他回答,空气仿佛凝固。
李豪知道,这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上前一步,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李隆基,朗声道:“儿臣以为,西域乃大唐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侃侃而谈,从地理位置到战略意义,再到具体的应对策略,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听得众人频频点头。
李隆基的眼中渐渐露出赞赏之色,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没想到,这个儿子竟然对西域局势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或许,他真的可以委以重任。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从殿外传来:“皇上,贵妃娘娘驾到!” 众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