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了现代的宣传理念,将传统的宫廷礼仪、艺术、音乐等,以更生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既弘扬了大唐文化,又提升了皇室的形象。
他甚至提议将一些宫廷乐舞编排成更具观赏性的表演,定期在长安城内演出,让百姓也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繁华。
这个方案新颖又可行,立刻引起了李隆基的兴趣。
那些原本等着看盛王笑话的旧贵族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到盛王会来这么一手。
李隆基龙颜大悦,当即采纳了盛王的方案,并拨下专款,任命盛王全权负责此事。
那些旧贵族们的阴谋,再次化为泡影。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那些原本对盛王心存不满的大臣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
李豪在宫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他的势力也随之进一步扩大。
夜深人静,李豪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踱步。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映照出他略显疲惫的身影。
他知道,虽然在宫廷中站稳了脚跟,但他知道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未来的路,还很长。
安西都护府,西域扩张,这些才是他真正目标的基石。
他一方面想要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另一方面又担心过于激进会引起更多人的反感,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他在权力的漩涡中小心翼翼地前行,如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
李豪停下脚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深吸一口清冷的夜风。
内心深处,两种声音不断交战,让他倍感纠结。
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长安城,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张福,”李豪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奴才在。”张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传令下去……”
李豪最终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他深知,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之中,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他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忠诚可靠的班底。
于是,他开始在自己可支配的人员中精挑细选,寻找那些头脑灵活、忠心耿耿的人才。
他将他们召集到一起,秘密传授一些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效率”、“团队合作”和“风险管理”等概念,这些在唐朝闻所未闻的词汇,如同一道道闪电,划破了他们思想的夜空。
这些人原本只是宫中的低级侍从,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接触到如此高深的知识。
他们对盛王的教导如饥似渴,他们将盛王视为自己的恩师,对他的命令更是言听计从,誓死效忠。
在李豪的精心培育下,这些人迅速成长,成为他手中的一支精锐力量。
李豪的势力,如同春雨润物般,在悄无声息中壮大。
一日,李豪正在书房中阅读古籍,侍卫张福匆匆来报:“殿下,长安街市上出现了一些针对您的流言蜚语,说您……”张福顿了顿,脸色有些难看,“说您是妖孽转世,会给大唐带来灾祸。”
李豪闻言,剑眉一挑,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心中思忖着:是谁在背后散播这些谣言?
目的何在?
是李瑁的报复,还是朝中那些老狐狸的阴谋?
他决定亲自去街市上一探究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备马!”李豪沉声下令。
“殿下,此事蹊跷,还是让属下先去探查一番吧。”张福担忧地说道。
“不必,”李豪摆了摆手,“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他换上一身便服,带着几个心腹亲信,策马朝着长安街市而去。
马蹄声嗒嗒,在青石板路上回响。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喧嚣之中。
然而,李豪的心却如同这夜色一般,越来越沉。
他来到长安街市,翻身下马。
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李豪微服私访,穿梭在人群之中。
他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然而,当李豪出现的那一刻,原本热闹的街市,仿佛突然安静了下来。
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