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银月高悬,李豪站在窗前,冰冷的夜风吹拂着他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
他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重重阴云,直视远方的西域,那一片黑暗中仿佛有什么在召唤着他。
“殿下,有消息……”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打破了寂静。
他猛地转身,看见一个黑影站在门口,那人正是公孙大娘的得力手下,一道流星般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寝宫中。
“说!”李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迫。
那人微微躬身,低声道:“殿下,李璘已经前往太极宫,他似乎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陛下。”
李豪的眉头紧锁,心中豁然开朗。
他明白,李璘这是孤注一掷,想要在最后时刻翻盘。
他迅速披上外袍,外袍的布料擦过手臂,然后大步流星地向宫外走去。
月光如水,洒在宫道上,宫道上寂静无声,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李豪快步穿行在曲折的廊檐下,心中已有了应对之策。
他必须在李璘之前赶到皇宫,抢占先机。
李豪赶到太极宫时,正看到李璘跪在殿前,那家伙口若悬河,正编造着一连串关于他的弥天大谎。
李豪心中冷笑,这家伙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李豪没有丝毫迟疑,径直踏入大殿,朝唐玄宗行礼。
李隆基抬起头,看了看盛王,又看了看李璘,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哦?你们两个今天是怎么了?一个接一个地来找朕,莫非是约好了?”
李璘听到盛王的声音,身体明显一僵,他转过头,恶狠狠地瞪了盛王一眼,那眼神恨不得把盛王生吞活剥了。
李豪却视若无睹,他走到李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皇弟,你这是在说什么呢?怎么不继续了?莫非是见到为弟,心虚了?”
李璘被盛王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搞得一愣,他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避开了盛王的手,嘴硬道:“谁心虚了?我说的都是事实!”
“哦?是吗?”李豪挑了挑眉,“那你说说看,你都说了些什么事实?”
李璘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他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他临时编造的,根本经不起推敲,要是当着盛王的面再说一遍,岂不是自讨没趣?
“怎么?说不出来了?”李豪步步紧逼,“还是说,你刚才说的那些,都是你胡编乱造的?”
“你……你血口喷人!”李璘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李豪看着李璘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暗爽。这家伙,平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今天终于让他吃瘪了,真是大快人心!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盛王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李璘的心脏。
李璘面色一变,急忙辩驳:“父皇,盛王所言纯属诬陷,儿臣对陛下赤胆忠心,绝无二心!”
“诬陷?”李豪冷笑一声,上前一步,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直视李璘。
此时李璘的额头瞬间布满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身体像风中落叶般瑟瑟发抖。
李豪说道:“父皇,儿臣有证据!”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已经密封的书信,轻轻放在御案上。
唐玄宗皱了皱眉,缓缓展开书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李璘与敌对势力勾结的密谋。
“李璘,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盛王的声音如雷贯耳,震撼了整个大殿。
李璘面色惨白,嘶声道:“这……这……儿臣冤枉!”
“事到如今,你还想抵赖吗?”李豪厉声喝道,目光如炬,气势咄咄逼人。
唐玄宗看着两人,陷入沉思。
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两人脸上跳动,仿佛是他们内心争斗的映照。
李豪和李璘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似有火花迸溅,整个大殿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
此时,一个深沉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陛下,臣有重要奏报!”高仙芝身披战甲,步履铿锵地踏入大殿,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弦上。
身后跟着两名同样威风凛凛的将士,他们手中捧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
一股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开来,与殿内紧张的气氛交织在一起,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他单膝跪地,声如洪钟:“陛下,臣有重要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