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远方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这边行来。
他清晰地看到大军行进时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照耀下弥漫开来,那尘土像是一片黄色的雾霭。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一抹胜利的微笑浮现在脸上。
然而,传令兵飞奔而来,神情紧张地报告:“启禀殿下,探子来报,叛军大批援军距离此地不足五十里!”李豪的眉头瞬间皱起,他马上把目光投向城下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立刻心领神会,迅速下达应对命令。
城内的士兵们虽已疲惫不堪,但依然坚守防线。
紧张的气氛如浓雾般笼罩着据点,每个人都深知此刻是生死存亡之际。
“所有人,准备迎战!”李豪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城墙上回荡,士兵们的士气稍微振作了些。
郭子仪和李光弼分工协作,一个负责正面防御,一个负责侧翼支援。
颜真卿和李泌则在后方协调后勤和情报工作,确保军队的补给和信息通畅。
叛军的攻势汹涌如潮水,他们采用了新战术,骑兵和步兵配合无间,炮火轰鸣,攻势异常凶猛。
城下土墙在炮火的攻击下,泥土被炸得四处飞溅,有一些甚至溅到了士兵的脸上,士兵们能感觉到那细微的刺痛。
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李豪的军队一时有些难以招架,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
士兵们的呼喊声和武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在空气中,还夹杂着淡淡的血腥味儿。
李光弼沉着地指挥部队,运用现代军事知识优化布阵,将唐军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郭子仪则奋战在前线,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兄弟们,坚持住,援军很快就会赶到!”李豪大声喊道,他的声音穿透硝烟,格外坚定。
士兵们听到他的话,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可是,叛军的攻势依旧猛烈,安庆绪和严庄在远处指挥,一心想要破城。
突然,一声巨响,城门被叛军的重型器械轰击得摇摇欲坠。
李光弼迅速调整防守策略,指挥士兵用火箭和滚石反击。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就在这时,李豪的一名亲信将军在战斗中被敌人一箭射中,倒在地上。
李豪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刀狠狠地刺进心里。
但他无暇停留,只能咬着牙继续指挥战斗。
“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李豪的声音再次响起,这声音好似能穿透战场的喧嚣。
他紧紧盯着城门,内心充满坚定与决心。
此时,城外传来更加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城楼上的李豪嘴角再次上扬。
城门的轰鸣声和士兵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李豪握紧手中的剑,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
然而,紧要关头,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殿下,北门有敌军突破!”硝烟弥漫中,血腥味刺鼻,李豪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亲信张将军,跟随他多年的老兄弟,此刻躺在城楼下,胸口插着羽箭,鲜血染红了战袍。
李豪的拳头紧紧攥着,指甲几乎嵌入肉里,他感到一种窒息般的痛楚,不仅是失去战友的悲痛,更是深深的无力感。
他多希望自己能预见这一切,多希望自己更强大,强大到能保护所有跟随他的人。
“殿下!北门告急!”又一声惊呼传来,李豪从悲痛中惊醒。
北门失守,叛军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城中,局势更加危急。
将士们满脸疲惫和绝望,他们已经连续奋战多日,精疲力竭。
援军未到,敌军却不断涌来,他们深感无力,甚至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意义。
“殿下,我们……我们撤吧!”一名浑身浴血的士兵颤声说道,声音中带着绝望。
李豪猛地抬起头,环视四周,目光如炬。
“撤?往哪里撤?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妻儿老小!难道我们要把他们拱手让给叛军吗?”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沉默,他们知道盛王说得对,但面对如此绝境,又能怎样呢?
就在这时,李豪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兵,组成敢死队,随我出城迎敌!”
“什么?!”众人皆惊,这无异于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