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乃军中基石,需稳如泰山,进退有序。”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然现今步兵方阵,转换不够灵活,遇敌骑突袭,易被分割。”
他将木棍移至代表骑兵位置,语气变得激昂:“骑兵,乃突击利刃,然其与步兵协同,往往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合力。”
李豪用力点了一下沙盘,仿佛要将这套战法深深印入每个人脑海中,“我欲改组骑兵,分精锐轻骑,专司袭扰、侦查,重骑则紧随步兵,伺机而动,破敌阵型。”
他拿起代表弓弩手小旗,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弓弩手,远攻利器,然其射程、射速,受限于弓弩本身,且与步骑配合,时机把握颇为关键。”
李豪将弓弩手小旗插在步兵阵列前方,眼神坚定:“我意强化弓弩手训练,提升其射艺,并配备新式劲弩,增其射程,同时,精研步、骑、弓弩协同战法,使之如臂使指,攻守兼备。”
他环视四周,目光从每一位将领脸上扫过,仿佛要将他们内心想法看透。
“诸位,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唯有各兵种紧密配合,方能克敌制胜。”李豪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意建立一套全新传讯机制,以旗语、鼓声、号角为辅,信鸽、快马为主,确保军令畅通,指挥如一。”
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并用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军事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他说道:“试想,一群猛虎各自为战,终究敌不过一群团结协作的狼群。一支军队亦是如此,唯有精诚合作,方能克敌制胜。”
哥舒翰听得热血沸腾,他用力一拍大腿,大声赞叹道:“妙哉!妙哉!殿下真乃天纵奇才!” 他带头鼓掌,清脆的掌声在学院大厅内回荡,其他将领和学者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掌声雷动。
李豪在皇家学院的威望迅速提升,甚至超过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学者。
然而,在众人的赞扬声中,李豪却始终保持着冷静。
他深知,自己所带来的这些现代军事理念,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太过超前。
他必须小心谨慎,把握好分寸,才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反对。
他时不时地停顿下来,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表情略显严肃,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微的汗珠。
李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忐忑,继续说道:“除了团队协作,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他目光灼灼,语气变得更加坚定,“那便是——创新战术!” 他拿起一根木棍,指向沙盘上的一处险要地形,戛然而止。
李豪指着沙盘上那险峻的山峦、湍急的河流,语气激昂:“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军作战,不可拘泥于传统的阵型和战术,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出奇制胜!” 他以闪电战、游击战等现代战术为例,讲解了如何利用地形、气候等因素,以及如何运用奇兵、伏兵等手段,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目的。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仿佛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在沙盘上运筹帷幄。
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稳冷静,将各种战术理念讲解得淋漓尽致。
他甚至还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套具体的作战方案,让在场的将领们听得叹为观止。
皇家学院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盛王的精彩讲解所深深吸引,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军事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一些年轻的学者和将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新奇的战术运用到实战中。
就连一些原本对盛王持怀疑态度的老学者,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子,或许真的能够改变大唐军队的未来。
哥舒翰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用力地拍着盛王的肩膀,大声赞叹道:“殿下真乃神人也!老夫今日真是大开眼界!” 其他将领也纷纷围了上来,向李豪请教各种军事问题。
李豪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疑问,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笑容。
李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军方高层的认可,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跑进了学院,他脸色苍白,气喘吁吁,手中拿着一份紧急军情。
他走到盛王面前,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地说道:“殿下,边境…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