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使臣宣读完毕,李豪接过圣旨,展开一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圣旨上写着,皇帝允许他在一部分军队中进行试点,实践他的军事理念。
这正是李豪梦寐以求的机会!
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向宣旨使臣道谢,然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翌日清晨,李豪便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军营。
然而,迎接他的并非预想中的热情,而是一片质疑的目光。
士兵们窃窃私语,对这个年轻皇子带来的新奇理论充满了怀疑。
军营中弥漫着一种不信任的氛围,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盛王殿下,这队列训练为何要如此古怪?我大唐军队的阵型历经百战,早已证明其有效性。”一位老将语气生硬地问道,言语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他们认为李豪的理论过于天马行空,根本不切实际。
李豪深吸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将军,我并非要全盘否定我大唐军队的优良传统。只是,如今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战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他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将领们的认同。
他们固执地认为,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李豪的改革理念,在他们看来是对传统的亵渎,是对权威的挑战。
“盛王殿下,恕末将难以从命!末将只听从陛下的命令,至于其他的,末将不敢妄加评论。”一位将领语气坚决地说道,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支持。
李豪面对这种顽固的抵制,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他试图说服这些将领,但他们却如同铁板一块,毫不动摇。
“你们……”李豪刚想开口,突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阵烟尘滚滚,一匹雄壮的战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哥舒翰。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到盛王面前,朗声道:“殿下,末将奉陛下之命,前来协助殿下练兵!”
哥舒翰的到来如同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军营中的僵局。
那些原本抵制盛王的将领们面面相觑,不敢再公然反对。
毕竟,哥舒翰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又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他的话语权远比他们要重得多。
“哥舒翰将军,你来得正好!”李豪感激地握住哥舒翰的手,心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
他知道,有了哥舒翰的支持,他的改革计划才有可能真正实施下去。
哥舒翰大手一挥,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喊道:“儿郎们,从今天起,你们要听从皇子的调遣,不得有误!”
“遵命!”士兵们齐声应道,声音震天动地。
那些抵制的将领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违抗哥舒翰的命令,只能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
李豪看着眼前这支士气高昂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自己的军事理念,并亲自示范新的队列训练和战术配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士兵们虽然表面上服从命令,但在实际训练中却常常偷工减料,执行不力。
他们习惯了传统的训练方式,对盛王的新理论感到陌生和抵触。
“盛王殿下,这阵法也太复杂了吧?我们以前都是简单直接的冲锋陷阵,哪用得着这么麻烦?”一个士兵小声嘀咕道。
“就是,这新武器看起来花里胡哨的,也不知道实战效果如何?”另一个士兵也附和道。
李豪将这些抱怨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怒火中烧。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他的改革计划就将功亏一篑。
但他又明白,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这些士兵。
他走到一个士兵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对我的新理论还有很多疑问。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来……”
李豪的声音戛然而止,“今天,就让我来教你们真正的战争艺术……”李豪脱下华丽的皇子袍服,换上普通的士兵服,拿起一把长枪,加入到训练队伍中。
他手中紧握长枪,那枪身冰凉的触感,仿佛一股电流传遍全身,唤醒了他体内沉睡已久的战意。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皇子,而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一个即将与这些将士们并肩作战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