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尔维斯帝国 299 年的七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地笼罩着君临城这座宏伟的都城。在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皇宫大殿内,端坐着普尔维斯帝国的皇帝——奥古斯都·普尔维斯。他正值而立之年,虽已三十岁,但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更增添了一份成熟与稳重。他身材魁梧,眉宇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散发出令人敬畏的霸王之气。
此刻,奥古斯都正召集诸位大臣紧急商议如何应对萨克森行省突发的严重水灾危机。大殿之中气氛凝重,群臣各抒己见,争论之声不绝于耳。有的大臣主张直接发放救济粮款,有的则提议派遣军队前往救援,还有的提出要兴修水利工程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激烈而漫长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项以工代赈的赈灾方略。这个方案旨在大量吸纳受灾民众参与河道的修建工作,一方面能够给予他们谋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加快河道修复进度,堵住决口,防止洪水再次泛滥成灾。
随着普尔维斯帝国的诏令迅速下达至各地,十几万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如潮水般涌向河道工地。他们拖家带口,背负着简单的行囊,怀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原本充满希望的救灾行动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噩梦。
由于整个帝国早已腐朽不堪,底层的官僚体系更是烂透了。那些本该用于赈灾的宝贵粮食和物资,在层层传递过程中被各级官员肆意侵吞克扣。以至于许多参与以工代赈的灾民,每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后,甚至连一顿饱饭都无法吃到,只能勉强分得一碗稀薄的米粥充饥。面对如此困境,灾民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但又无可奈何。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帝国派遣下来的官员监工对待那些可怜的灾民简直冷酷无情,不是拳打脚踢便是恶语相向。这些灾民们生活极度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几万人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怨声载道。
而瓦特·泰勒正是众多被强征的灾民中的一员,他每天都被迫从事着艰苦繁重的修河道工作。尽管如此拼命劳作,但依然难以填饱肚子。与他一同受苦受累的其他灾民也纷纷抱怨连连,对帝国的统治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瓦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然而等待他的并非温馨舒适之所,而是一间破旧简陋的茅草屋——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供工人居住的简易工棚罢了。在这狭小阴暗的空间里,住着他深爱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们。
这天傍晚,当瓦特满心欢喜地拿着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碗白粥,急匆匆赶回自家那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时,眼前所见却让他如遭雷击!只见一名凶神恶煞的监工正压在他的妻子身上肆意凌辱。
身为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此情此景意味着什么已然不言而喻。瞬间,瓦特的双眼变得通红,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从心底喷涌而出。他毫不犹豫地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那名可恶的监工狠狠砸去。只听“砰”的一声闷响,监工的脑袋就像熟透的西瓜一般被砸得粉碎,鲜血四溅……
瓦特手起刀落,那个可恶的监工便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杀意和怒火。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后,他转身走向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妻子,轻轻地将她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别怕,亲爱的,一切都过去了……”
然而,心中的愤怒并没有就此平息。瓦特松开怀抱中的妻子,如同一头狂怒的野兽般再次冲了出去。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只要看到有穿着帝国官服的人或是监工模样的家伙,二话不说提刀便砍。一时间,血腥之气弥漫开来,令人作呕。
而此时,原本饱受苦难的灾民们看到瓦特如此英勇的行为,心中压抑已久的不满瞬间被点燃。他们纷纷响应,加入到这场与帝国官员对抗的浪潮中来。
越来越多的灾民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他们手持各种简陋的武器,面露凶光,口中高喊着口号,气势汹汹地朝着那几十个帝国官员所在之处涌去。
当数以千计的灾民如潮水般冲向那几十名帝国官员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然十分悬殊。尽管这些帝国官员平日里作威作福,但面对如此汹涌的人潮,他们也不禁心生恐惧,脸色变得惨白。
灾民们一拥而上,将帝国官员团团围住。有的人用棍棒猛击,有的人则用石头砸向他们。帝国官员们试图反抗,可终究寡不敌众。很快,他们便被淹没在了灾民们的愤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