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一个地地道道的古玩痴迷者,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古玩市场、地摊之间,希望能凭借自己的眼力和运气,淘到一两件宝贝。他对古玩的热爱,源于儿时对家中几件老物件的好奇,随着年龄增长,这份热爱愈发浓烈。
吴峰常听那些古玩界的前辈说,真正的高手,一眼就能看穿古玩的真假。他做梦都想成为那样的人,可自己的眼力,虽经过多年磨练,却始终差那么一点火候。
这一天,吴峰像往常一样,在一个偏僻的古玩市场闲逛。市场里人来人往,摊位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物件,有真有假,鱼龙混杂。吴峰蹲在一个摊位前,仔细端详着一件看似古朴的瓷器。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突然眉心一阵刺痛,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仿佛灵魂都在颤抖。
吴峰不由自主地捂住眉心,脑海中闪过儿时的画面。他小的时候,其实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三眼神通。那时,他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奇怪生灵,仿佛这个世界在他眼中,有着另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在他17岁那年,一次外出上学,被同学恶作剧,用拖鞋打到了眼睛。从那之后,他的三眼神通就消失了,那些奇怪的景象也再没出现过。
而此刻,这突如其来的刺痛,让吴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他强忍着剧痛,突然发现左腿上一个奇怪的印记闪着金光。这个印记,自他出生就有,大家都以为是胎记,原本是红色的,可现在却金光闪耀。吴峰隐隐觉得,这一切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随着金光越来越强,吴峰的第三只眼睛,竟缓缓睁开。可这一次,伴随而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无比的伤痛,那是一种灵魂被撕裂的痛苦,让他几乎昏厥过去。但在这痛苦之中,吴峰的脑海里仿佛涌入了无尽的知识,他感觉自己对世间万物,尤其是古玩,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透彻的理解。
缓过神来的吴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深知,这重获的三眼神通,或许将成为他在古玩界闯荡的“秘密武器”。但他也明白,古玩这一行,水深莫测,仅凭这特殊能力,还远远不够。
吴峰决定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深入研究古玩的分类。他知道,古董大致分为五大项:瓷器、书画、木器、玉器和金属器。这五大类,每一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先说瓷器,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开始制作陶器。经过漫长的发展,从原始瓷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经历了无数次的技术革新。
早期的瓷器,工艺相对简单,胎质较为粗糙,釉色也不够均匀。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制作工艺有了显着提高,胎质更加细腻,釉色也逐渐丰富。然而,真正让瓷器走向辉煌的,是在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成熟的青瓷烧制成功,标志着瓷器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青瓷以其独特的青色釉色而闻名,其釉色温润如玉,给人一种淡雅、清新的美感。随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种类进一步丰富,除了青瓷,还出现了黑瓷等品种。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南青北白”成为当时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其瓷器造型优美,胎质轻薄,釉色如冰似玉,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北方则以邢窑白瓷为代表,邢窑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有“类银类雪”的美誉。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各领风骚。汝窑瓷器以其天青色釉闻名于世,其釉色柔和淡雅,犹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美得如梦如幻。官窑瓷器则注重造型的规整和釉色的纯正,多为宫廷所用。哥窑瓷器的特点是开片,其开片纹路自然独特,大小不一,有“金丝铁线”之称。钧窑瓷器以其窑变釉色而着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一件钧窑瓷器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定窑瓷器则以白瓷为主,其刻花、印花工艺精湛,纹饰精美。
元代,青花瓷异军突起。青花瓷以钴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制图案,再施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其纹饰丰富多样,题材广泛,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青花瓷一经问世,便深受国内外喜爱,成为中国瓷器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
明代,瓷器制作工艺更加精湛,种类也更加繁多。除了青花瓷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五彩瓷。五彩瓷色彩鲜艳丰富,以红、黄、绿、蓝、紫等颜色为主,图案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