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离去后,女娲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微微叹了口气:“兄长,这帝俊来意明确,天庭若成,于洪荒而言,倒也是一股可制衡巫族的力量。只是我等若加入,真能如他所言那般自在吗?”
伏羲轻轻摇头,手中八卦盘闪烁微光:“妹妹,如今洪荒局势混乱,巫族横行,生灵涂炭。帝俊与东皇太一欲建天庭,虽有其野心,但不可否认,若天庭能公正治理,确可保洪荒安宁。你我皆有悲天悯人之心,若能在天庭之中,借其力完善生灵秩序,使洪荒诸族不再受战乱之苦,此乃大功德之事。且帝俊也承诺尊重你我,虽有规制,却并非全然束缚。”
女娲秀眉轻蹙:“可我仍有顾虑,天庭之事繁杂,恐会扰了我等清修。”
伏羲站起身来,踱步片刻,缓缓说道:“妹妹,你之造化之道,若能在天庭施展,可使洪荒生灵繁衍有序,文明昌盛。我之八卦推演,亦能为天庭规划出最佳之发展路径,避免诸多灾祸。况且,巫族势大,仅凭你我之力,难以彻底改变现状。天庭一旦建立,汇聚众族之力,方可与之抗衡。此乃顺应洪荒大势之举,你我不应置身事外。”
女娲沉思良久,眼中渐渐有了决断之色:“兄长之言,亦有道理。既如此,为了洪荒生灵,我等便加入天庭吧。只是希望帝俊真能如他所说,让我们可自在行事。”
伏羲点头:“妹妹放心,帝俊若敢食言,我等自可离去。且以你我之能,在天庭中亦能保自身周全。”
于是,女娲与伏羲决定加入天庭。伏羲掐指一算,知晓帝俊尚未走远,便以法力传声:“帝俊,且慢返程,我与女娲妹妹已商议妥当,愿加入天庭,共襄盛举。”
正在飞行途中的帝俊听到伏羲传音,心中大喜,急忙折返凤溪山。再次见到女娲与伏羲,帝俊满脸喜色:“二位大神深明大义,天庭有了二位相助,必定兴盛,洪荒之福,生灵之幸啊!”
女娲神色平静:“帝俊,希望你莫要忘了今日之言,我与兄长加入天庭,只为护佑洪荒生灵,若有违背,我等不会坐视不理。”
帝俊连忙应道:“女娲大神放心,帝俊定当遵循承诺,与二位携手,共创天庭盛世。”
随后,帝俊带着女娲与伏羲一同返回不周山。不周山上,众人见女娲与伏羲到来,皆面露敬重之色。东皇太一上前,恭敬行礼:“女娲大神、伏羲大神,有二位加入,天庭如虎添翼,对抗巫族指日可待。”
女娲微微点头:“望吾等齐心协力,还洪荒一个太平。”
帝俊携女娲、伏羲返回不周山后,众人齐聚于那三十六重天之下。这三十六重天,此刻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仿佛知晓即将成为天庭之根基,故而灵气涌动更为剧烈,似在欢呼雀跃。
帝俊神色庄重,环视众人,高声说道:“今日,吾等便在此创立天庭,上应天道,下统洪荒,为这洪荒世界立下新规,保诸族安宁,护生灵太平。诸位可愿与我等同心协力,共铸此不世伟业?”
众人齐声高呼:“愿追随帝君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声浪滚滚,响彻云霄,直震得周围的灵气都泛起层层涟漪。
帝俊微微点头,而后率领众人缓缓升空,朝着三十六重天的核心区域飞去。一路上,灵桥闪烁,仙光氤氲,众人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长河,终于来到了一处最为宏伟壮丽的宫殿之前。这宫殿以混沌神石为基,以先天灵木为梁,散发着无尽的威严与神圣气息。
帝俊站在宫殿之前,双手高举河图洛书,开始向天道祷告:“天道在上,今巫族肆虐洪荒,生灵涂炭,秩序崩坏。吾帝俊,与东皇太一、女娲、伏羲等诸位大神,顺应天命,欲立天庭于此三十六重天,以正洪荒秩序,护佑苍生。吾等当秉持公正,赏善罚恶,引导诸族走向繁荣昌盛之路。望天道鉴之,赐福于天庭,使吾等不负使命。” 言罢,帝俊周身光芒大放,与河图洛书的光辉相互交融,直冲天际。
众人亦纷纷跪地,诚心祷告,口中念念有词,各自许下对天庭的誓言与期许。一时间,整个三十六重天都被这股虔诚的信念所笼罩,光芒闪耀得让人睁不开眼。
片刻之后,天空突然金光大作,似有无数祥瑞之象涌现。一朵朵金莲从虚空飘落,每一朵金莲之上都蕴含着浓郁的功德之力。那功德之光如实质化的金色液体,缓缓流淌,汇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帝俊见状,心中大喜,再次朗声道:“承蒙天道恩赐,天庭今日创立,吾自命为天帝,当统领天庭,治理洪荒,公正无私,绝不懈怠。”
东皇太一上前一步,恭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