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道祖的声音缓缓响起,仿若洪钟大吕,又似涓涓细流,在紫霄宫中回荡不息:“今日之讲道,乃吾观洪荒诸般乱象,有感而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诸般生灵,皆在道中,然能悟者几何?”
众人皆正襟危坐,凝神静听。老子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道祖之言,深合我意。吾之无为之道,亦在这大道之中,且看道祖后续如何阐发。”
元始天尊目光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他心中道:“此次讲道,定能为我增添更多精妙之处,日后也好广纳门徒,弘扬我道统。”
灵宝天尊则面露兴奋之色,他本就对神通法术极为热衷,此时听道祖提及大道运行之理,仿佛看到了无数新奇的神通法门在眼前展开,心中暗道:“若能得此妙道,我修为必将更上一层楼。”
镇元子手中拂尘轻轻摆动,与道韵相合,他喃喃自语:“道祖所讲,于我五庄观之修行亦有大助,人参果树若能得此大道滋养,怕是能更进一步。”
红云亦是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鸿钧道祖,心中满是对大道的敬畏与向往。
女娲眼中异彩连连,她心想:“这大道之理,若能融入妖族的发展,或许能让妖族在这洪荒之中寻得真正的立身之本,不再受天庭与巫族争斗之苦。”
准提与接引同时口宣佛号,他们从鸿钧道祖的话语中,似是看到了西方大兴的契机。准提暗自思量:“若能将道祖此道与我之道相结合,必能吸引更多有缘之人,我西方的光辉定能照耀整个洪荒。”
帝俊与东皇太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期待。帝俊心中道:“天庭若要长久兴盛,非得深入领悟这大道不可,此次机会,绝不能错过。”
凌虚周身的二十四品净世白莲光芒闪烁,他沉浸在道祖的讲道之中,感悟着天地秩序与自身修行的关联,默默思索着如何在这洪荒的变数中,坚守自己的道心,为这世间带来更多的祥和。
后土则全神贯注,她仔细聆听着每一个字,试图从鸿钧道祖的话语中找到化解巫族与天庭仇恨、让洪荒生灵免受战火涂炭的方法,心中默默祈祷:“愿道祖赐下妙法,解这洪荒困局。”
随着鸿钧道祖的讲道逐渐深入,紫霄宫中的道韵愈发浓郁。各种奇异的景象在宫中浮现,有混沌初开的景象,有星辰诞生与毁灭的过程,有生灵的繁衍与进化。这些景象与道祖的声音相伴,让众人仿佛置身于大道的长河之中,亲身经历着天地万物的演变。
道祖继续说道:“诸般神通,皆为道之显化。然不可执着于神通,而忘乎本心。神通者,如舟楫,本心者,乃舟行之方向。若失本心,虽有神通,亦难证大道。”
众人闻此,心中皆有感悟。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闭目沉思,有的面露恍然之色。
鸿钧道祖微微一顿,目光扫视全场,见众人皆沉浸于思索之中,遂又道:“洪荒诸强,争斗不休,然皆未悟大道之和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若只知争强好胜,掠夺资源,终会自毁根基。”
老子闻此,轻捻长须,缓缓开口:“道祖,若依此理,是否当劝诫诸族放下争斗,顺应自然之平衡?”
鸿钧道祖点头道:“老子所言,略有几分道理。但诸般因果,错综复杂,非一言可蔽之。巫族与天庭之战,看似为权势地盘,实则是大道平衡之失衡。若能于争斗中寻得共生之法,方为正道。”
元始天尊问道:“道祖,那如何才能于争斗中寻得此共生之法?吾等当如何引导门下弟子?”
鸿钧道祖道:“元始,门下弟子当教其明辨是非,不被仇恨蒙蔽双眼。以道心为基,以善念为引,于纷争中秉持公正,不偏不倚。如那星辰在浩瀚宇宙,各安其位,方能使洪荒运转有序。”
灵宝天尊接话道:“道祖,可若遇那不讲道理,肆意妄为之人,难道也要一味容忍?”
鸿钧道祖轻轻摇头:“非也。若遇邪恶,当以正义之力量制衡。但此力量亦不可滥用,需遵循大道之规。如风雨雷电,虽有威力,然亦在天地秩序之内。”
女娲心中一动,说道:“道祖,妖族于这洪荒之中,夹于巫族与天庭之间,生存艰难。如何能让妖族遵循大道,又能保其周全?”
鸿钧道祖看向女娲:“女娲,你为妖族之母,当引导妖族顺应自然,不参与无谓纷争。可令妖族寻那山川灵秀之地,潜心修炼,感悟天地之道,以自身之能,为洪荒增添生机,而非争那虚浮之名位。”
准提双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