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您竟然打算派遣舰队前往远东!”
与原本的历史不同,尚未丢掉财政大臣职位的谢尔盖·维特,满脸难以置信,不由自主地在沙皇面前提高了音量。
毕竟,战局发展比预想中更快,不仅北满洲近在手中,连蒙古都可能一并纳入囊中。
因此他直到最近还满心欢喜地规划版图开发计划,而现在沙皇却突然提议派遣本土主力舰队前往远东,这让他大为震惊。
而且他完全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然而引发这一局面的尼古拉二世,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维特的情绪,只是淡定地往红茶里加了点糖,开口说道:
“这当然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
“陛下,我们已经处于有利地位,可以签署协议结束战争,完全没有必要再将战争拖延下去!”
有快速且安全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绕远路冒险?
因此,维特拼命试图说服尼古拉二世,而向来耳根子软的沙皇也开始动摇了。
“嗯......拉姆斯多夫伯爵,你是否也和财政大臣想法一致?”
“是的,陛下。”
面对沙皇的提问,和维特志同道合的外务大臣拉姆斯多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与日本作战。
“我们可以毫无阻碍地将整个北满洲并入俄罗斯领土,这对我们来说是绝佳的机会。此外,通过远东的宣传,我们还能将蒙古一并纳入版图,怎能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呢?”
“外务大臣说得对,陛下。而且,即使从本土派遣舰队,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抵达远东,远距离远征风险极大。”
“这倒是......”
面对维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务大臣的热情劝说,优柔寡断的尼古拉二世明显开始犹豫了。
于是,维特决定进一步施压,甚至提到他擅长的经济问题,以此打动沙皇。
“战争的军费开销已经给帝国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此外,由于粮食短缺,人民的生活也处于极为痛苦的状态。恳请陛下,为了饥饿的百姓重新考虑您的决定。”
“经济,经济啊......确实,德意志帝国的军事援助也绝非无偿。”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提供的大量武器帮助很大,但绝非免费。
尽管价格有所折扣,德国人也绝不亏本,至少收回了成本。
最终,俄罗斯不得不为了购买德国制造的武器弹药花费巨资,而这些钱一如既往地来自俄罗斯百姓的血汗税金。
而这些牺牲换来的成果,到目前为止还算令人满意。
“那么,关于这件事,我再多考虑一下......”
“这可不行,陛下!”
就在尼古拉二世似乎被维特说服,准备改变态度时,一声高亢的喊声打断了他。随即,一个身着整洁西装的男人大步走进了沙皇的办公室。
本想松一口气的维特和拉姆斯多夫外务大臣,在看到这男人的瞬间,脸色陡然阴沉。
“别佐布拉佐夫......!”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别佐布拉佐夫。
俄罗斯的贵族兼企业家,最近被任命为远东总督,同时也是沙皇的亲信。
他是日俄战争的煽动者,也是维特最大的政敌。他主张俄罗斯一定要占领满洲和朝鲜半岛,即便不惜与日本开战,
维特瞪着别佐布拉佐夫,语气不善地开口:
“你身为远东总督,不应该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吗?跑到圣彼得堡来干什么?”
“这还用问?明明是可以赢得胜利的战争,你们却试图擅自结束,我作为俄罗斯帝国的忠臣,又怎能袖手旁观?”
忠臣?狗屁忠臣。
维特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终于明白,为何沙皇会突然提议派遣舰队前往远东。一定是这阴险小人再次挑唆了沙皇。
“战后日本和英国的条件分明是要求俄罗斯帝国从旅顺以及朝鲜半岛撤军。难道财政大臣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朝鲜已经被日本控制,而旅顺离本土遥远。再者,日本联合舰队掌握了制海权,长期守住旅顺并不现实。”
旅顺不过是租借地,而朝鲜只是处于俄罗斯影响力范围内的小国罢了。
在维特看来,不如将旅顺归还清国,让日本随意处置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