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福内阁正式宣布英德协议!大英帝国与德意志帝国携手合作!】
【联手的维多利亚之子们,哭丧脸的法国与俄罗斯!】
【震动外交格局的英德协议,全世界陷入震惊!】
“还好,国民的反应并不算糟。”
或许是因为摩洛哥危机让英国国内对法国和俄罗斯的反感情绪加剧,对德国的好感度有所提升的缘故。
喃喃自语的爱德华七世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将戴着的眼镜放在了报纸上。
他原以为自己在位期间绝不会有与德国结盟的一天,但对大英帝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通过与德国结盟,英国彻底摆脱了“光荣孤立”的局面,还迎来了一个可以牵制法国和俄罗斯的盟友。
此外,与德国的同盟并非正式的军事同盟,因此即使三国同盟与俄法同盟之间爆发战争,英国也只需在后方支持德国即可。
就像昔日的七年战争那样。
不过,深知七年战争时期英国如何在关键时刻背刺普鲁士的汉斯(德国人)宁愿自陷泥潭,也会将英国拖入这场世界大战的深渊。
但爱德华七世目前并不知晓这一点。
“这下海军也能松一口气了,费舍尔上将应该会很高兴吧。”
费舍尔原本是对德国海军扩军保持警惕的人,但却意外地对与德国结盟表现出了积极的反应。
毕竟,现在全世界都陷入了造舰竞赛的疯狂中,与占据领先地位的德国结盟,可以为英国海军争取更多的余地,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尤其是这次他终于可以推动议会反对已久的计划:处置老旧战舰,用这笔资金建造新型战舰。对费舍尔上将而言,这无疑是锦上添花。
“不过,问题果然还是在于俄罗斯和法国。”
俄罗斯本就与英国对立,再加上国内混乱,根本无暇顾及外部局势,相对安静。但法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当然,选择德意志帝国作为伙伴后,这些情况早在预料之中。
正如爱德华七世所想,法国政坛的气氛火热到让德雷福斯事件都显得微不足道。
“这是勾结!勾结!我们伟大的法国绝不会对英德的肮脏勾结袖手旁观!”
“说得对!说得对!”
当法国新任总理莫里斯·鲁维埃(maurice Rouvier)在议会讲台上愤怒控诉时,法国政客们异口同声地响应。
此时此刻,这里没有右翼,也没有左翼。
只有愤怒的法国人,他们对英国“海盗”和普鲁士“猪”的联合感到深恶痛绝。
“英国人声称与德国的同盟并不具有军事意义,但从英国人嘴里说出的话从来不可信,这早已是公认的真理。为了保护法国免受威胁,我们必须增强军事实力,并与盟友俄罗斯帝国深化关系!”
不久前,法国政坛以左翼阵营为中心,持续批评因“血腥星期二”事件而备受争议的尼古拉二世及其政府。但现在,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必须暂时放下正义的面具。
而这个“更大的利益”就是保护欧洲乃至法国免遭“汤米和弗里茨”(tommy Atkins英\/Fritz德)邪恶同盟的威胁。
为此,法国人甚至愿意与任何对象合作,不管对方有多不堪。
这也显示出英德协议的出现让法国感到多么迫切和绝望。
在海军力量上,英德联盟已压倒性地领先于俄法同盟。即便是三国同盟成员之一的意大利,也因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私下协议而举棋不定。
为了生存,法国不得不心怀杀机,变得更强大。
即使摩洛哥危机让法国对俄罗斯帝国的同盟关系感到疑虑,他们也只能拼命维系这段关系。
因为此时的法国别无选择,向英国和德国低头根本不在选项之中。
至于法国的盟友俄罗斯帝国,则忙于镇压国内农民和工人的骚乱,以及各地横行的革命势力,根本无暇顾及英德协议的影响。
......
“果然,事情最终还是这样发展了啊。”
听到德英谈判成功的消息,谢尔盖·维特露出一丝遗憾的表情低声说道。
虽然早在摩洛哥危机时就已有端倪,但最终德国还是与英国联手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毕竟俄罗斯与这两国的关系从来都不简单。
尽管俄德因日俄战争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