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委内瑞拉回来的杜威海军上将一踏进白宫,就抓住罗斯福的衣领,连珠炮似地爆发出各种怒骂和愤怒。
“德国佬有那种怪物,早该告诉我啊!你这个混账泰迪!”
以罗斯福的脾气,竟也无从辩解,因为杜威的话再合理不过。
如果不是杜威决定不与欧洲舰队交战并直接撤退,美国舰队恐怕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
“否则我可能因为愚蠢的决策导致舰队全军覆没,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如今,英国首相因为无视无畏舰的威胁而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所幸罗斯福面临的指责并没有那么严重。
这也是罗斯福即使面对杜威无礼的行为,仍旧将自己珍爱的威士忌赠予他的原因。
当然,批评也并非全无。
美国舰队在未发一炮的情况下撤退,引发了反对党和舆论的猛烈抨击:“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派舰队去委内瑞拉?”
美国人的自尊和自豪感不输欧洲人,这点毋庸置疑。
不过,当德国新型战舰的威力被揭示后,至少反对党的政治攻势有所缓解。
毕竟,罗斯福那句“谁能料到会冒出这种东西”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更何况,幸亏杜威上将的果断判断,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并未遭受实质性的损失。
尽管赫斯特等讨厌的媒体仍喋喋不休。
罗斯福明白,如果他不做些什么让媒体闭嘴、平息公众的怒火,这届总统可能会成为他的终点。
促成委内瑞拉与欧洲列强的和平谈判,正是罗斯福改变局势的绝佳机会。
美国如果主导调解,至少可以挽回颜面。
“还好那个卡斯特罗听话了。”
虽然因为欧洲列强对委内瑞拉的海上封锁和港口炮击,他采取报复行动逮捕了欧洲人,火上浇油,但最终卡斯特罗抵挡不住美国的压力,屈服了。
邻居的无赖总比远处的恶棍更让人畏惧。
于是,委内瑞拉决定接受美国的调解。
不过,罗斯福对卡斯特罗并不放心,因此实际上通知了鲍恩大使,由他代表委内瑞拉政府谈判。
而因为无畏舰的缘故火烧眉毛的英国,也对美国的调解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然而,德国并未接受美国的调解。
相反,他们像玩弄人心一样拖延时间。
这与罗斯福所熟知的德意志帝国一贯傲慢的外交风格截然不同。
在罗斯福对德国的拖延行为心急如焚的几天后,德国终于通过驻美大使传达了对美国请求的答复。
内容是将派遣非正式特使,协商结束委内瑞拉危机的条件。
“德国肯定趁这机会想从委内瑞拉捞尽好处吧。”
比如最惠国条款之类。
当然,罗斯福绝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那无异于放弃门罗主义。
但即使不是这种情况,他也无法满足德国的所有要求。
为了挽回美国丢失的颜面,至少必须尽力减少德国的要求。
“话说回来,德国派来的特使到底是谁?”
“好像是什么男爵......请稍等。”
“男爵?”
又是容克。
在助手翻找资料的时候,罗斯福皱起了眉头。
作为热爱自由的“真正的美国人”,并且在当时算是进步派的罗斯福,对容克贵族并无好感。
毕竟容克多半是傲慢、不灵活、满脑子战争的老顽固。
“啊,是汉斯·冯·乔男爵。”
“汉斯·冯·乔?”
然而,当助手终于从资料中找到特使的名字后,罗斯福却不得不因完全不同的原因感到吃惊。
汉斯·冯·乔。
救过德皇的少年,最近自己正在阅读并津津乐道的《大明航海王》的作者。
“但那孩子还是个小毛孩吧,派一个孩子当特使,德国政府难道疯了吗?”
“不过据说这位男爵在外交界名声不小。俄国、英国和法国都传过他的名声。”
“哦?”
罗斯福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摸了摸下巴。
随即,他向助手问道:
“他什么时候能到?”
“按时间推算,大概得等到明年了。”
“嗯。”
听了助手的回答,罗斯福看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