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企图将其殖民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直接竖起了中指。但伟大的法国可不在意这些只会吃沙子的“未开化沙漠游牧民”的抗议。
事情本来进行得一帆风顺,直到英国突然搅局。
英国以阻挡俄国黑海舰队为借口,强行插手摩洛哥事务。
法国立刻向英国抗议这种行为,但英国人根本置之不理。
不仅如此,他们还“理直气壮”地邀请德国舰队前往摩洛哥。
法国人对此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英国作为法国数百年来的宿敌,国民情感尚未平复,而德意志帝国作为法国的死敌,更不用多说。
法国的舆论迅速沸腾,媒体更是火上浇油,用惯常的夸张标题激起民众怒火。
【英国占领摩洛哥!是试图掠夺法国合法疆域的阴谋吗?!】
【大英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邪恶勾结!盎格鲁-撒克逊人终究还是日耳曼人!”】
【现在正是法国出手援助盟友俄国的时候!”】
接连不断的煽动性报道让法国民众对英德的愤怒达到了极点,纷纷要求政府对其实施惩罚。
埃米尔·卢贝总统刚刚平息因德雷福斯事件引发的内斗,正想稍作喘息,此时却因高涨的舆论感到头痛。他按住脖颈,试图缓解上升的血压。
“见鬼,这事不派舰队也说不过去。”
埃米尔·卢贝也对英国拉拢德国的行为感到愤怒,但愤怒无法改变现实。
法国海军的实力不及英国和德国。19世纪时,法国海军接受了“绿水学派”的理论,放弃了远洋海军的发展,转而发展沿海舰队。
结果,这一选择是个大错误。
沿海舰队的理论不适合法国。法国不是一个小国,而是继英国之后拥有最多海外殖民地的殖民帝国,仅靠鱼雷艇无法保护分布全球的海域。
尤其是在英国为了针对法国的鱼雷艇,专门研发出猎杀鱼雷艇的驱逐舰后,法国的“绿水学派”理论瞬间瓦解。
结果,法国海军的辉煌不再,不仅远远落后于英国,甚至被后起之秀德国海军反超。
有人甚至评论,如果法国当初没有接受“绿水学派”,今天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海军。
尽管法国最近也建造了与腓特烈级战列舰相媲美的新型战舰,初步挽回了劣势,但这些战舰尚未完全下水服役。
因此,埃米尔·卢贝虽然对派遣舰队犹豫不决,但面对民意汹涌,无计可施。
法国人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尊严被践踏。
“派遣舰队,同时尽量避免与英德舰队发生冲突吧。”
法国别无选择,只能向摩洛哥派遣舰队。
他相信,英国未必真想从法国手中夺走摩洛哥。他们只是想阻止俄国舰队前往远东。至于德国,不过是英国拉来的“帮手”罢了。
英国人虽然狡猾,但他们的目的通常很明显。
“啧,俄国为什么非要派舰队招惹麻烦,直接签个协议结束战争不就行了吗?”
作为俄国的盟友,法国对日俄战争的动态非常了解。
尤其是新兴的堑壕战,虽然不算光明正大,但对时刻担忧与德国开战的法国军方影响颇深。
部分法国将领甚至认为,如果普法战争时使用堑壕战术,就不会有凡尔赛的屈辱。
尽管堑壕战在日俄战争中也曾被日军短暂突破,但法国军方仍热衷于研究其攻防两端的潜力。
相比之下,德国研发的冲锋枪却未被法国军方重视。冲锋枪射程短、耗弹多、耐用性差,大多数在战争初期就报废了。
法国军方认为,与其引入不成熟的冲锋枪,不如大量制造机枪,从源头上阻止敌人接近。
军方历来对新型武器持保守态度,法国将领尤其不愿冒险。
最终,冲锋枪的研发在法国军方的争议中销声匿迹。
“归根结底,还是俄国惹的麻烦让我们头疼。”
据埃米尔·卢贝了解,美国正试图在俄日之间进行斡旋,而英国希望俄国以放弃旅顺和朝鲜为代价,换取北满洲和蒙古。
在埃米尔·卢贝看来,这已经是不错的条件,不明白为何俄国还要坚持。
“真想知道沙皇的脑袋里装了些什么。”
埃米尔·卢贝一边下令派遣地中海舰队出征,一边感慨道。
对只有俄国这一个盟友的法国来说,这一切确实令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