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变得这样健谈吧。
就当陪这位独居老人聊聊天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男爵,今天依然充满了‘圣雄(mahatma)’之气啊。”
“参谋总长毛奇阁下、战争部长艾内姆阁下,以及鲁登道夫中校。”
正当汉斯和施里芬聊得忘了时间的时候,其他人终于到达了。
汉斯、施里芬、毛奇、艾内姆、鲁登道夫,这五个人是“拖拉机计划”的核心成员,也是除威廉二世和比洛总理以外,唯一完全掌握计划细节的人。
“啧,按理说,你这个外交部的人不该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真是哪里都能插上一脚啊。”
“因为我是最初提出制造坦克的人啊。就算您心有不满,这次也请忍耐一下。而且,艾内姆部长不也认同了坦克的必要性吗?”
“我知道,我只是从原则上来说......”
对汉斯颇有微词的战争部长艾内姆如此抱怨了一句,随后坐了下来。
事实上,艾内姆已经算是非常好说话的了。
如汉斯之前所说,艾内姆对军队的革新很感兴趣。
但毛奇就不同了。他不仅对坦克毫无兴趣,就连在讨论坦克时提到的装甲车或运输卡车也不感兴趣。
相反,他的反应是:“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威廉二世的态度与毛奇并无不同。
“汉斯,说实话,汽车这种东西不就是个玩具吗?当然,海因里希那小子似乎不这么认为。不过我还是觉得没必要花国家的预算来造这个。”
“陛下,我什么时候让您失望过?这次我一定会不负您的信任。这对德意志帝国是必要之举。”
“嗯......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最终,威廉二世在汉斯长时间的说服下,同意了坦克的研发。
虽然他的表情依然充满疑惑。
不过,等到成果出来,陛下的想法一定会有所改观。
至于毛奇,倒是不用特别去说服。
坦克的研发在施里芬退休前就已经被他拍板为必须推进的计划。而刚刚成为参谋总长的毛奇,无论是军中的威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已退休的施里芬,因此也无法对此置喙。
就这样,由汉斯这位坦克的构想者、以顾问身份参与的施里芬伯爵、陆军参谋总长毛奇、战争部长艾内姆,以及负责实际操作的鲁登道夫共同主导的德意志帝国坦克研发计划——“拖拉机计划”(traktor projekt)启动了。
顺带一提,这个项目的名字来源于凡尔赛条约时期,为了绕过条约对坦克研发的限制,德国军方曾以“拖拉机”的名义进行研发。
当然,其他人都对汉斯的起名能力表示不满,认为随便起一个农具名字作为计划名称实在与德意志不符。
但为了隐藏坦克研发,反而是这样毫不相关的名字更为合适。汉斯的这种无力的辩解最终得到了勉强认可。
“男爵大人,客人们到了。”
随着时钟指向三点整,参谋本部的军官禀告众人,等待已久的客人们到达了。
汉斯点头示意让他们进来。一群穿着西装的男人带着些许疑惑的表情走了进来。
这些人正是奔驰、戴姆勒、两年后更名为“mAN”的奥格斯堡-纽伦堡联合机械厂有限公司、奥迪的前身霍希,以及以“欧宝闪电”闻名的欧宝、汉诺马格等德国汽车公司的代表。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叫到这里,但今天,汉斯几人打算让聚集在这里的汽车公司先制造坦克的原型车,然后竞选出最优秀的成果,最后将坦克的量产任务交给优胜公司。
毕竟,有竞争才有动力,结果也会更好。
此外,汉斯个人也计划顺便向他们推荐引入生产流水线,以便大批量制造廉价汽车,从而大力发展德意志帝国的汽车工业。
反正也不可能一个个都去造坦克,补给用的运输卡车等汽车在未来军队中的需求量会非常大,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建立起能够量产的生产体系。
“各位先生们,大家好。有人可能知道我们的名字,也有人可能不熟悉,所以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汉斯·冯·乔男爵,这位是陆军参谋总长赫尔穆特·冯·毛奇,这位是战争部长卡尔·冯·艾内姆,这位是前陆军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还有这位是参谋本部机动科的中校埃里希·鲁登道夫。”
是因为这些大人物的突然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