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在戴姆勒创始人、德国内燃机技术的先驱、摩托车之父——戈特利布·戴姆勒去世后,戴姆勒的管理层与迈巴赫的关系便日益恶化。
因此,迈巴赫试图与竞争对手奔驰合作的举动,在戴姆勒管理层看来,正是一个除掉迈巴赫这颗眼中钉的绝佳机会。最终,迈巴赫不得不离开自己奉献了一生的戴姆勒公司。
离开后,迈巴赫本想像历史上那样创立自己的公司,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先向戴姆勒的管理层复仇,否则这口气咽不下去。
于是,迈巴赫联系了自己在戈特利布·戴姆勒时代就相识的卡尔·奔驰,并加入了奔驰公司的坦克开发项目。
对于奔驰公司而言,这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事。
迈巴赫不仅是德国最杰出的汽车工程师之一,还是梅赛德斯系列的缔造者,更是连那群自视甚高的法国人都尊称为“设计之王”的活传奇。
如今,这位传奇人物竟主动前来协助,奔驰公司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当然,得知迈巴赫加入了奔驰公司的消息后,戴姆勒管理层也绝不甘示弱,开始全力投入坦克的研发。
但迈巴赫无惧任何对手,无论是戴姆勒,还是其他公司。
在说明会时,他是最认真聆听汉斯讲话的人,因此他很清楚项目负责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毫无意义的贪婪只会招致失败。
最应该关注的,始终是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要这两点做到极致,性能自然水到渠成。
——轰隆隆!
“呃、呃?!”
“那辆坦克怎么这么快?!”
评测一开始,奔驰坦克的引擎便开始发热,随后便势如破竹地向前疾驰,令汉斯等项目负责人惊讶得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也难怪,其他公司的坦克大多比人步行还慢,而奔驰的坦克却远远甩开了它们。
即使只是目测,奔驰坦克的速度至少能达到每小时10公里。
这个速度,比最高时速仅有7公里的雷诺Ft-17快得多。
而这一切,正是拜迈巴赫亲自设计的发动机所赐。
迈巴赫被誉为“设计之王”,的确在汽车设计领域造诣非凡,但其实,他真正的专长是内燃机,也就是汽车发动机。
他曾与戈特利布·戴姆勒共同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汽油发动机,是当时最顶尖的发动机专家。他深知,要让这种庞大的钢铁巨兽——坦克在战场上横行无阻,仅仅依靠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核心。
于是,他倾注全部心血,专门为坦克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发动机。
而奔驰坦克,正是借助这颗强大的“心脏”,在评测场上疾驰而过。
汉斯整个人也呆若木鸡,仿佛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而艾内姆、鲁登道夫等人也露出了兴奋的目光,仿佛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真正的坦克”。
至于在场观摩的戴姆勒员工,看到奔驰坦克如此表现后,顿时慌了神,急得团团转。
“戴姆勒董事,我们是不是低估了奔驰坦克的性能?这可怎么办?”
“无妨,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坦克,那还指望谁来相信?”
迈巴赫离开后,接替他成为戴姆勒公司技术董事的,是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儿子——保罗·戴姆勒。此刻,他一边安抚着焦虑的员工,一边若有所思地凝视着奔驰坦克。
——不愧是迈巴赫。
他儿时仰慕的父亲的搭档,如今依然展现着非凡的才华。
保罗·戴姆勒本无意夺走迈巴赫的位置,却因管理层的决策,被推到了如今的地位。得知迈巴赫加入奔驰的消息时,他虽感遗憾,但身为一名汽车工程师,他更燃起了挑战之心。
当然,论才华和经验,他远无法与迈巴赫这位传奇相提并论。
但他深知如何通过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且身为年轻一代,他的思维更加灵活。
面对戴姆勒管理层的焦急询问,保罗坚定地说道:
“按照常规方式,我们绝不可能战胜迈巴赫和奔驰。想要赢,就必须打破常规,打造出足以震惊所有人的坦克。”
于是,保罗·戴姆勒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构想——制造一辆庞然大物般的坦克,也就是“陆上战舰型坦克”。
这与汉斯·冯·乔男爵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如果正面交锋,他们根本没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