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日子过得很平静,每天就待在茶馆里和天南地北的人聊聊天,倒是听说了不少奇闻异事。静亭还是一如既往的活跃,和老张一起办了两个小案子,现在正闲的蛋疼。
这天他也照例在我茶馆里泡着,边喝茶边对我说道:
“幕哥,你有没有发现,你这里的茶没有以前香了啊!”
“你也发现了?我最近也有这种感觉。我还以为是我天天喝茶对香味习惯了,所以觉得没那么香了呢。”
我的茶叶都是在一直在一家店里拿的货,按理说老板不会故意以次充好,那就只能是生产茶叶那边的问题了。
起身去茶馆里问了一圈这里的老茶客,十个里有一半都有这种感觉,我又转到柜台里,拿出装茶叶的罐子,把里面的茶叶全都倒出来,结果发现罐子底部一层碎茶叶渣子。
这就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了,我花着同样的价钱买的是至少低了两个等级的茶叶,那可不行啊,看来得换个其他地方的茶叶了。
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离蓉都市大概一百五六十公里远的地方,有个叫荣州的小县城,号称是茉莉花茶之乡,那里产的茉莉花茶那叫一个香!
但是由于县里工业并不发达,经济也不太好,所以成品茶叶没有形成大的品牌,导致没什么名气。
但每年新茶叶上市的时候,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客商都会专门来这里收购茶叶,回去再贴上自己的标签高价售卖,纯纯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听说那边很多农户都会制作传统手工茶叶,我还没见过这茶叶是怎么炒出来的呢,干脆就决定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转转,就当是周末踏青,顺带把茶叶的问题给解决了。
家人都很赞同这个想法,现在的小孩子,家长都忙着工作,没多少时间陪伴,多数时间都是抱着个手机。
我估计现在很多小孩根本分不清稻子和麦子,农村种的粮食蔬菜大概认不出来几种,所以啊,带小孩子去农村玩,多多认识一下总是好的。
周末开上车带着家人去往荣州,这是个丘陵地貌的小县城,据说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以前还是州府,有一座千年古城。
本来还准备去逛逛的,结果到了以后才听当地人说古城早就没有了,十年动乱的时候毁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剩下。
顿时就觉得没了兴趣,在县城里随便吃了顿午饭,就驱车前往茶叶产地,说来也奇怪,这个县只有西北方向的几个乡镇出产茶叶,其他乡镇种是能种,但是种出来的茶叶味道不行。
来到茶叶产地的核心产区,这里叫福兴乡,一番打听下找到了据说是乡里的制茶能手,姓朱,和我外公是本家。问清楚地址后赶到了朱老伯家。
我们赶到的时候朱老伯正在院子里喝茶,刚一踏进院子我就闻到了一股茉莉花茶的味道,忍不住开口夸赞道:
“好香的茶!”
朱老伯听见这话招呼我们道:
“来来来,快进来坐!”
这朱老伯六十岁左右的年纪,说话中气十足,看得出来是个热情淳朴的人。
我也不客气,带着家人就坐下了,朱老伯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茶,我喝了一口不由眼睛一亮,再次赞道:
“好茶!”
朱老伯闻言哈哈大笑:
“这是我自己做的,你要是喜欢我送你点儿,哈哈。”
“朱老伯,我是在蓉都市开茶馆的,听说这荣州是茉莉花茶之乡,所以慕名而来,今日一尝,果然名不虚传啊!
老伯,我想从你这里进购茶叶,不知道可不可以?”
“可以,咋不可以,但我是手工制茶,做来都是自己喝的,量不大,怕是供应不上啊,你看这样行不?我这周边几户人家都会做茶叶,不够的话我从他们那里给你进,你放心,质量绝对保证!”
“好,没问题。”
和朱老伯初步谈成合作意向,我带着家人去山上转转,这里的土地全是种的茶叶,郁郁葱葱的犹如绿色的海浪。
阳光明媚,走了一会儿就觉得身上发汗,回到朱老伯家的时候他正在炒制茶叶,我觉得有趣,便在一旁看着,朱老伯也不藏私,一边炒茶一边告诉我步骤,还让我亲手炒了一锅,他在一旁指导。
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见时间差不多了,我也准备离开了,结果朱老伯不愿意了,说来都来了,怎么可能晚饭都不吃就走呢,拉着我的手说什么也不同意。
没办法,只能在朱老伯这里吃饭了,朱老伯家是柴火大锅,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