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门,
原先还热闹的院子随着上班的人离去而变得安静,门廊下坐着一群妇女,缝缝补补,唠着家常,
或者是窃窃私语之后突然传来一阵大笑,不知道又在说谁家的趣事!
开门的韩保山当然被这帮老娘们看见了,就见她们停止了交谈,眼神中都带着疑惑,有相熟的大妈问到:
“这不是老韩家的老四吗?你这身体好啦?”
“嗯,三大妈,我好了,在屋里躺着都快生锈了,出来走走”
“好好,那你可得注意着点,别走远了,别让你姐找不到你”
“知道了~”
慢慢走在这个四合院,打量着四周,前院住着大院的院里的三大爷阎埠贵,刚才打招呼的是他老伴杨瑞华,
闫埠贵因为抠门算计,被院里人叫做阎老西,
听说是粪车路过都要尝尝咸淡的人,
嘴里的口头禅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仗着三大爷的身份每天堵着门口东家拿棵蒜,西家要根葱,到处占点小便宜,
院里人虽然心里不舒服,可是因为他三大爷的身份,不想为了点小事闹得不开心,也只好忍着。
要说阎埠贵这样做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上班,却要养活着全家六口人,除了大儿子能出去打点短工帮衬一下,再也没有其他收入,要是不精打细算,估计全家都得饿死。
韩保山家也住前院,和三大爷家斜对门,三间倒座房连在一起,
韩宪余夫妻俩住中间稍大的房间,门外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当做厨房,
左边是三兄弟的房间,除了一个能睡下三兄弟的火炕以外,基本上没有落脚的地方。
三女儿住右边小一点的房间,外加杂物间的功能。
前院地方小,也没几户人家,除了闫韩两家,剩下的都是小猫三两只,也没什么可介绍的。
来到中院,那就热闹了,整个院子里的“风云”人物差不多都聚齐了,比方说:
“道德天尊易中海”
“亡灵法师贾张氏”
“不死盗圣贾棒梗”
“深情舔狗何雨柱”
“白莲圣母秦淮如”
“妈宝巨婴贾东旭”
这些人占据着中院,
其中,中院的正房和旁边的耳房是傻柱和他妹妹何雨水的房间,
自从父何大清走后,兄妹两个相依为命,
院里除了老韩家,一大爷易中海家,还有后院聋老太太家偶尔会接济他们以外,其他人根本不会去管他们的死活,
直到何雨柱到轧钢厂食堂上班后,兄妹两个的日子才好过一点,
傻住没有其他爱好,最喜欢扒在窗户边,偷偷看自己的女神秦淮如洗衣服,常常看的眼泪都从嘴里流了出来!
一大爷易中海夫妻两住在东厢房,占据两间房,
院里管事大爷的身,再加上还是红星轧钢厂的八级钳工,
无论是院子还是厂里,都是头面人物,说出的话不许别人质疑,
平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替别人做主,也不知道谁给他惯出的毛病?
在院里靠着照顾后院聋老太太的名义经常占据道德制高点绑架别人,
嘴上说着要团结友爱,邻里要互相帮助,
其实屁股早就歪到贾家去了,之所以偏爱徒弟贾东旭,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
希望徒弟贾东旭以后能够给他养老,
看似公正无私,其实妥妥的伪君子一个。
贾家在西厢房第一间,在何雨柱家隔壁,
贾张氏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贾东旭长大,在这个院子里是头号不讲理的泼妇,
谁家烧好吃的必然是上门讨要,不给就堵着门的骂人,或者召唤老贾,
仗着易中海的包庇,最后总是院里其他人吃亏,然后不了了之,
老韩家她倒是没敢去闹过,无他,老韩家四个男人,她不太敢去,
这年头很多事老百姓并不会去报警,一般家里男人多确实是有些优势,
当然背地里贾张氏肯定也没少编排老韩家就是了,在她眼中,整个院子的人都欠她们家的!
贾东旭,易中海的养老徒弟,贾张氏的心头宝,
在贾张氏的“拿来”主义教育,和易中纵容下,造成了贾东旭性格乖张,到处惹事生非,偷鸡摸狗,除了好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