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众人在江云濯的建议下兵分三路,杨家三兄弟下了掠影山,没多久到了一座城池,从城中一些老太太的口中的知,这个掠影山上的寺庙荒废很多年了,庙里神鸟显灵也就是最近十几年,可巧的是龚正大约也是那几年做上的司马。
三人出了胡同,杨一平说道:“我说二位弟弟,你说这几个老太太说的可信吗”。
杨三良在后面回应:“这些老太太的消息来源堪比斥候,再说可不可信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杨一平和杨二凡一回头一看差点乐喷了,就看杨三良那个样,手里拿着篮子,里面装着花生,玉米,红薯,鸡蛋还有一块生肉,不知道的以为他是来进货的。
这些东西都是刚才那些老太太给的,几个老太太看杨三良说话挺好,再说长得又矮又瘦,几个老太太拿东西给他补补。
正在这乐呢突然听见道上有人高喊:“唉~行人闪开啦,罗刹堂主驾临嘞”。
杨三良一碰旁边一个小叫花子:“我说小子这罗刹堂是干什么的”那小孩撇了撇嘴,那意思你白问啊,杨三良顺手把手里的东西给了小叫花子,把他乐的抓起来就吃,也没管都是生的没熟啊。
杨三良说“唉,唉,唉,你慢点你到跟我说说啊”。
这小子一边嚼一边说:“罗刹堂是我们这里非常大的一个帮派,据说是神鸟留在人界的使者”。
正说着呢,就看打远处来了一顶小轿,周围围了不少衙役,这条路并不宽两方人都都堵在这了。
领头一个衙役走到队伍前面冲着前面高喊“唉,我说长不长眼啊,司马大人的轿子也敢拦,还不快闪开”。
这会儿从对面走出一个人来,此人年龄大约四十多岁,面如生蟹盖,连鬓络腮的胡须飘洒于胸,头戴黑色方巾,浑身穿一身古铜色的便服,腰系丝绦,这人一下轿子一摆手,身边拦着道路的人都走开了。
刚才那个衙役一看见他也赶紧回头禀报“司马,庄神使来了”。
“知道了”话音刚落,就看轿帘刷的一下被撩开了,从轿子上下来一个人此人头戴黑色官帽额间镶着一块美玉,一身青绿色官袍都有点褪色了,脚踩官靴。此人四肢健壮,又不乏儒雅,令人侧目。往脸上看肤色暗哑,面带忠厚。
就看这个官员冲着对面一躬身“呦,庄神使,下官这厢有礼了”。
在看那个庄神使都没正眼看他,你看他那个样好像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行了龚司马,你这么大的礼我可受不起,要是平时我还可以考虑给你让一下路,可是现在我带着神鸟大人的金身,你说我能让,可这神鸟大人他能让吗”。
这边这个官员沉思了一会儿“既然是神鸟大人的意思,那我们便让路吧”说着龚正一摆手,三班衙役闪开一条道路。
再看这些罗刹堂的人,一个个的那下巴恨不得撅到天上去,那意思你们都不行,你们算干什么滴的都滚一边去吧。
等他们走了之后那小叫花子又说:“罗刹堂正在到处征集美女参加庙会,据说每年神鸟大人都会挑选一个美人娶为妻子共享极乐,而后降福当地”。
杨一平一听再看姓庄的那两下,让杨三良偷偷的跟着这些罗刹堂的人,自己和杨二凡先找客栈住了下来。
傍晚时分杨三良回来了,三人吃了晚饭直接够奔罗刹堂。罗刹堂就在城西,离客栈不太远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三人到了地方,一看这房子修的可真阔绰,清一色琉璃瓦的房屋,光是门口这两只石狮子就比一般的狮子大不少。
杨三良刚要翻墙进去,就看这大门砰的一声开了,有几个恶奴拎着个人往外一扔,从台阶这直接扔出来了,给人摔了一个狗吃屎。
三人赶紧过去把人扶起来,仔细一看是个老头长得挺老,穿的衣服前面不少补丁,杨一平赶紧晃晃他“老人家,老人家你没事吧”。
晃荡半天才给老头晃荡活了,老头一睁眼“这是哪啊”。
杨三良赶紧搭话“这是罗刹堂啊,我说老头你是怎么了被他们扔出来了”。
就看这个老头哇的一声哭出来了:“这伙天杀的不是人啊”。
杨三良一拍老头:“我说老头你别嚎了,嚎有什么用,能把他们都嚎死啊,你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啊”。
老头擦擦眼泪说道:“我家在城南住,我家穷但是我开了个小铺子,卖点瓜子炒豆什么的这日子也算过起来了,我有个女儿今年十七岁,平时不敢让她抛头露面,尤其最近要开庙会,每年开庙会罗刹堂都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