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声音低沉:“通知媒体,放出消息,说青河县财政管理‘存在重大风险’,引导舆论关注。”
郑海涛点头:“明白,我会安排。”
---
舆论战升级
很快,市里的一家报纸突然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醒目地写着——“青河县财政管理存隐患,专项资金去向不明?”
文章引用了市纪委的调查行动,并暗示青河县的财政改革可能存在严重漏洞。这一报道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甚至有人开始质疑顾晨的改革是否真的如他所宣传的那样“透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攻势,顾晨意识到,自己必须迅速作出应对。
他立刻召集县政府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既然他们要用舆论来攻击我们,那我们也要让公众看到真相。”顾晨沉声说道,“财政局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所有财政数据。同时,我们要主动向省纪委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
张景伟皱眉:“但市里的舆论攻势已经形成,我们的回应能压得住吗?”
顾晨冷冷一笑:“舆论是可以引导的,他们想用这种方式给我施压,那我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赵,能不能帮我联系几家省级媒体?是的,我有一个关于基层财政改革的深度报道……”
在政治斗争中,进攻永远比防守更有主动权。既然市纪委和市里的势力想用舆论打击他,那他就要用更大的舆论,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为民办事的改革者,让那些试图打压他的人陷入被动。
---
危机的深化
两天后,省纪委正式介入青河县的财政调查,而与此同时,省里的几家主流媒体也开始关注青河县的改革成效。
顾晨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而这场博弈,也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