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的“回访”
举报信的出现让局势变得微妙,顾晨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攻势,而对方显然不只是想给他制造麻烦,而是要借此遏制青河县的改革进程,甚至可能是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
果然,举报信送达市纪委后,纪委书记周正清当即召集专人研究。
“这封信的内容很详细,涉及的项目也很具体,说明举报人掌握了不少内部信息。”周正清在会议上分析道,“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但也要谨慎处理。”
“书记,您是说,这封信背后可能另有文章?”纪委一名干部问道。
“不错。”周正清轻轻点头,“如果改革真的出了问题,我们当然要严肃查处,但如果这只是有人刻意操纵舆论,我们就不能被人利用。”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这样吧,我们派个小组去青河县‘回访’,不搞大张旗鼓的调查,就以了解改革进展为名,顺便看看这些举报内容是否属实。”
这实际上是一个试探性的动作,既给举报方一个回应,同时也避免在政治上站错队。
第二天上午,市纪委派出一个小组前往青河县,负责人的名字让顾晨微微皱眉——李胜涛,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风格强硬,素有“铁面”之称。
---
李胜涛的试探
“顾县长,市纪委的李主任到了。”王立推开办公室门,低声说道。
顾晨抬起头,目光微微一沉:“这么快?”
王立点头:“他们说是例行调研,看看我们的财政改革推进情况。”
顾晨淡淡一笑:“‘调研’?市纪委亲自调研财政改革,这倒是头一回。”
说着,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走出了办公室。
在会议室里,李胜涛一边翻阅青河县财政局提交的资料,一边沉思。看到顾晨进来,他站起身,伸出手笑道:“顾县长,久仰大名。”
“李主任客气了。”顾晨笑着握手,“市纪委这么快就过来,是对我们财政改革的高度重视啊。”
李胜涛微微一笑,语气不紧不慢:“青河县的改革在全省都很有影响力,纪委当然要多关注,确保改革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顾晨点点头,示意王立给对方递上财政改革的相关资料:“李主任,这是我们改革的最新进展,您可以随时查阅。”
李胜涛接过文件,翻阅片刻后,抬头看向顾晨,语气略带试探:“顾县长,最近收到一些举报,说青河县的财政改革在某些项目资金使用上存在问题,您怎么看?”
顾晨不动声色,微笑道:“改革过程中出现质疑是正常的,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监督机制,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都有详细的台账,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那如果举报的内容属实呢?”李胜涛盯着顾晨,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破绽。
顾晨轻轻笑了笑:“如果属实,那当然要查。但如果只是子虚乌有的指控,那恐怕就得看是谁在背后操纵了。”
空气微微凝滞了一秒。
李胜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随后点头:“顾县长果然坦率。”
---
幕后的推手
市纪委的回访持续了三天,最终的结论是“暂未发现重大问题,但建议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管”,这是一个极为微妙的措辞。
这个结果,让举报背后的某些人不太满意。
青州市某家高档会所的包厢里,几个人正在低声交谈。
“市纪委的人不够强硬,居然只是来‘调研’了一下,就不了了之。”一个中年男子语气不满。
“不能操之过急。”坐在主位的男人低声说道,“顾晨这次已经有了省里的支持,市里不会轻易对他下手,得让他自己出错。”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主位上的男人微微一笑,眼神冰冷:“你们忘了,他的改革动了谁的利益?”
旁边的人顿时明白了什么,笑了起来:“明白了,我们不动手,自然有人会出手。”
---
风暴来袭
就在市纪委结束回访的第三天,青河县的一家建筑公司突然被曝出偷税漏税的丑闻,而这家公司,正是县财政改革后新中标的某个工程承包商之一。
消息一出,舆论迅速发酵,网络上甚至开始有人质疑:“青河县的财政改革,是不是变成了利益输送?”
这条消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