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的风暴愈演愈烈,顾晨站在这场政治漩涡的中心,清楚地感受到四面八方的压力。他已经预料到,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弹不会就此消失,反而可能会在幕后积蓄更大的能量,伺机发难。而更令他警惕的是,省政府内部的部分势力似乎也在暗中酝酿新的对策,准备借着这次改革的风波,将他拖入更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
徐同光的动作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财政厅副厅长徐同光私下召集了一场“非正式座谈会”,与部分地方财政负责人进行沟通。虽然这次会议的名义是“了解地方财政改革推进的困难”,但实际上,徐同光的真实意图是借机扩大地方政府对顾晨改革方案的不满情绪,让他们联手向省政府施加更大压力,甚至直接向省委施压。
“各位,我能理解大家的困难。财政改革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改革的节奏过快,地方的实际承受能力能否跟得上?”徐同光语气和缓,却暗藏锋芒,“特别是财政评估机制的实施,是否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行政负担?这点我们需要好好考虑。”
一名市财政局局长随即接话:“徐厅长说得有道理,我们地方财政已经很紧张了,新的审核机制无疑是雪上加霜。要是省里不调整政策,恐怕我们很难完成今年的预算。”
另一名县财政局长附和道:“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但现在的节奏太快了,我们地方政府根本来不及调整。如果资金使用上出了问题,最后问责的是我们啊。”
徐同光点了点头,目光沉稳,心中已有盘算。
这次座谈会后,徐同光迅速整理了一份《地方财政改革调研报告》,列举了一系列“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最后提出:“建议对财政资金评估机制进行缓冲调整,并适当下放部分权力给地方政府,以确保地方财政体系的稳定性。”
报告送达省政府后,很快便传到了杜永年和邱建国的案头。
顾晨的应对
顾晨收到消息时,已经是晚上。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目光望向远处的城市灯火,心中暗自思索对策。
王炜推门走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焦急:“顾厅长,徐同光这步棋走得不简单。他先稳住了地方财政部门的情绪,又借他们的口向省政府施压。现在省里已经有人开始讨论是否要对改革方案进行调整。”
顾晨微微一笑,语气平静:“他想以地方的名义来制衡改革,其实是想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地方财政的意见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但关键在于,这些问题是真正的困难,还是被夸大了。”
“你的意思是……”王炜有些疑惑。
“我们必须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而不能让徐同光的报告主导话语权。”顾晨果断道,“从明天开始,我要亲自走访几个试点城市,看看地方财政的实际执行情况。如果真的有问题,我们可以调整方案,但如果只是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夸大困难,那我们就必须坚持改革。”
王炜眼前一亮:“我明白了,我这就安排。”
试点城市的调研
顾晨的调研行动迅速展开,他带领财政厅的几个核心成员,选择了三个已经推行改革的试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
在第一站江陵市,他与当地财政局负责人展开了深入交流。
“财政评估机制实施之后,你们的工作有哪些变化?”顾晨直接问道。
江陵市财政局长略显犹豫,随后说道:“改革确实增加了一些新的审核流程,但也让财政支出的合理性提高了。比如过去,一些专项资金的审批较为随意,现在经过严格审核后,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资金。”
顾晨点点头:“那为何一些地方官员认为改革让地方财政负担加重了?”
财政局长苦笑:“部分官员可能是不适应新的规则吧。以前资金流转相对松散,现在必须有明确依据才行,所以一些习惯了‘自由调配’资金的领导,可能会觉得不太适应。”
这个回答让顾晨心中有了底。他接下来的两站考察,结果也基本一致——改革确实带来了一定的行政压力,但并没有影响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反而让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调研结束后,顾晨立即整理了一份《财政改革试点成效报告》,数据清晰、案例详实,直指徐同光报告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并以事实证明,改革是有效的,地方政府的反对意见存在夸大成分。
省政府的最终决策
顾晨的报告很快被送至省政府,并引发了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