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的档案被成功保全,省纪委迅速展开调查,针对财政系统的违规资金流向展开全方位审查。这一次,顾晨知道,他们终于掌握了真正能够撼动对手的筹码。
然而,他也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人,绝不会轻易认输。
---
省纪委的行动
第二天清晨,省纪委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极具震撼力的通报:
“省纪委已正式立案调查财政厅部分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现已对相关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这则通报看似简洁,却在整个官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财政系统的官员们人心惶惶,而地方政府的一些领导更是坐立不安。他们很清楚,财政系统的资金运作,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一旦调查深入,势必会牵连到更高层的人物。
顾晨的办公室里,王炜神情兴奋地走了进来:“厅长,省纪委的行动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昨晚到现在,已经有五个人被带走,其中包括财政资金管理处的几名核心人物!”
顾晨点点头,脸色沉静:“这才刚刚开始。”
“不过……”王炜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说道:“我们也收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什么?”
“有几个地方官员已经开始密谋,准备利用舆论战对你进行反扑。他们正在收集一些所谓的‘问题’,试图在媒体上制造负面影响。”
顾晨冷笑:“果然,他们不会束手就擒。”
他早已料到,对方既然在官场上斗不过,就一定会借助舆论战,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压力,迫使上级对财政改革产生疑虑,从而让他陷入被动。
但顾晨不会让他们得逞。
---
舆论战的第一波攻势
当天下午,某财经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极为醒目:
《财政改革:是推动发展,还是人为制造地方财政危机?》
文章中,一些匿名的“地方官员”发声,控诉财政改革过于激进,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加剧,许多项目无法推进,甚至影响了基层民生。
短短几个小时,这篇文章就在各大财经论坛、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甚至还登上了几个门户网站的首页。
这显然不是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击。
王炜拿着手机,脸色难看:“厅长,这明显是有人在幕后操控!”
顾晨冷静地翻看着文章,嘴角浮现一丝冷笑:“他们急了。”
他很清楚,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让舆论倒向反改革派,从而给省委施压,让高层对改革产生犹豫,甚至可能让改革政策出现松动。
但他不会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
---
赵鸿儒的态度
傍晚,省委书记赵鸿儒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会议上,几位省委领导针对财政改革的舆论风波展开讨论。有人提出,要不要适当放缓改革节奏,避免引发更大的社会争议。
赵鸿儒听完后,目光扫视全场,沉声说道:“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不可能因为外界的舆论攻击就轻易动摇。如果有人想借此扰乱改革进程,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目光一转,看向顾晨:“顾厅长,你怎么看?”
顾晨站起身,语气坚定:“赵书记,我认为,这场舆论风波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策划。目的就是想让省委对改革产生疑虑,从而拖延甚至终止财政改革。但我们不能被舆论绑架,更不能因噪音而退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事实上,改革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地方财政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赵鸿儒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能退让。”
他看向省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宣传系统要加大对财政改革正面效果的报道,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主导舆论。”
那位负责人立刻点头:“明白,我们马上安排。”
---
舆论反击战
第二天,省委宣传部门开始发力,一系列关于财政改革成效的报道迅速在各大媒体上刊登。
《财政改革后,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多个民生项目获批》
《财政审计新机制,杜绝地方财政乱象》
《改革推动经济转型,财政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