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京州的政治风云依旧翻涌不息。顾晨坐在办公室内,目光沉静地望着窗外的灯火,手中端着一杯已经微凉的茶。今天的会议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打破了短暂的沉思。
“顾书记,今晚的安排有变,沈斌那边好像又有动作。”电话那头是王浩,语气低沉。
“怎么回事?”顾晨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锐利。
“沈斌通过某些渠道向中央递交了一份报告,指责咱们的改革政策过于激进,已经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他甚至组织了一批经济学者,在媒体上发表言论,制造舆论压力。”
顾晨轻轻皱眉,这并不意外,但沈斌的手段显然更进一步了。
“让宣传部门尽快做好应对,组织几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客观回应这些言论,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长远价值。”他沉声说道。
“明白,不过还有件事……”王浩犹豫了一下。
“说。”
“沈斌的盟友正在活动,尤其是南州和江北的一些官员,最近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改革的不满,甚至暗示如果政策不调整,他们可能会采取‘非常手段’。”
顾晨目光微微一冷。
“非常手段?他们想做什么?”
“具体不清楚,但我们的人已经收到风声,可能涉及到财政拨款的拖延,甚至是刻意放大地方经济问题,制造危机。”
顾晨放下电话,陷入了沉思。这已经不单是经济层面的较量,而是一次对权力的直接挑战。他必须尽快行动。
---
紧急会议:直面挑战
第二天一早,顾晨便召集了一场核心会议,参加者包括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及经济、司法、宣传等部门的核心人物。会议室内气氛紧张,每个人都知道,这次会议关乎改革的成败。
“目前的形势大家应该都清楚了。”顾晨开门见山,“我们面对的不是单纯的政策分歧,而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预。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利用地方经济问题,向我们施加压力。”
财政厅长李正清率先发言:“顾书记,南州、江北这几个地方的财政数据近期确实出现异常,他们的地方财政收入明明稳定,但突然在多个重要项目上提出资金短缺,这明显是不配合改革的表现。”
“财政问题只是手段之一。”宣传部长周建民接过话,“最近网络上的舆论战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自媒体账号,不断渲染地方经济下滑,甚至鼓吹改革是‘盲目冒进’。而且,我们调查发现,一些传统媒体也被施加了压力,部分言论开始出现偏向。”
顾晨点了点头,视线扫过在座众人。
“看来沈斌他们是要打‘组合拳’了。财政、舆论、地方政府的配合,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对抗。”他语气坚定,“我们不能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出击。”
副市长许东海沉思片刻,说道:“顾书记,您的意思是?”
顾晨缓缓说道:“第一,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要求南州、江北提交详细的财政报告,必须透明公开。如果他们刻意拖延,我们有权直接派调查组介入。”
“第二,宣传部门要加大力度,既要做好正面引导,也要精准打击谣言。对于那些恶意带节奏的自媒体,该封杀的封杀,该追责的追责。”
“第三,经济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防止资本借机兴风作浪,同时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大家都在消化顾晨的决策。
片刻后,王浩率先表态:“顾书记,我支持您的决定。我们不能再给对手任何机会。”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气氛逐渐变得坚定。
---
沈斌的阴谋
与此同时,另一场秘密会议正在一处私人会所内进行。
沈斌坐在主位,脸上带着沉稳的笑意,身边围坐着几位地方官员和商界代表。
“各位,这次的行动进展顺利。”他缓缓说道,“顾晨的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经济的基本盘。如果地方经济出问题,他的支持率会迅速下降。”
“沈总,您的意思是?”一名南州的商界代表试探性地问道。
“很简单,我们要让市场‘表现’出问题。地方财政喊紧,企业经营‘困难’,民众情绪‘低落’。只要形成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