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董远方刚到信访办,值班的临时科员小赵跑来汇报。
上午城南来了一大波上访的群众,反应城南绿色田园项目强征耕地,没有补偿,没有生活来源。
董远方感觉不可思议,之前跟吴胜军市长去城南考察,绿色田园项目是时任城南镇镇长徐坤明的主要政绩。
当时介绍的时候是说,绿色田园实现家庭联产,农民提供土地入股,参加劳动领取报酬,年终根据经营状况分红,既然是自愿提供土地入股,又怎么可能是强占耕地呢?
董远方给自己的的大姐夫,城南镇党政办副主任王学兵去了个电话,想了解一下情况。
不过遗憾的是,姐夫只是个管办公室日常的副主任,具体的项目他知道的并不多,至于强征耕地一事,他更是不了解。
刚有四大工程农民工上访,如果再爆出城南农民因耕地强征上访,那他在信访办也没啥好日子过了。
挂了电话,他叫上小赵,拿着登记的资料,跟他一起去城南绿色田园蔬菜基地实地调查一下。
那时候农村很少有电话,也没什么公交车,两个人一人骑着一个自行车,登得满头大汗才来到登记的一个上访农户家里。
“老伯您好,我是市委信访办副主任董远方,今天您跟其他几个叔叔伯伯去我们信访窗口反映城南绿色田园强征耕地的事,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毕竟自己也是农村长大的,深知农民的弱势与不易,所以到了上访农户家里,董远方不带一丝官架子,说话很是客气。
“小伙子,你真的是信访办的领导?”看着董远方如此年轻,郭老头不敢相信。
“老伯,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今天上午给您们几个叔叔伯伯做信访登记的小赵,他真的是我们信访办的副主任”
郭老头认识小赵,既然小赵都称他为领导,那肯定是管事的。
郭老头也是实诚人,他如实的反映了绿色田园,从项目施工开始到现在的所有情况。
听了他的话,董远方跟小赵瞠目结舌,城南镇政府怎么能这么干?
郭老头家五口人,总共七亩耕地,还有四分自留田,种些时令蔬菜。
城南镇政府在实际登记中,按照三口人算红利,七亩地按照四亩进行补偿。
如果这些克扣算是小事的话,算是客气的,运营了一年多的绿色田园蔬菜基地却没有给一分的分红。
说是扩大经营,但是当初说好的每年分红,既然是大家都入了股,那么你不分红也要大家投票决定呀。
“郭大伯,是每家每户分红人数和耕地数都打折扣,还是就你们上访的几家?”董远方问起来。
“我们上访的几家只是代表,村里没关系的人,耕地都少算了,不过村长跟书记家,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肯定不会少算”
到底是村里统计数据失误,还是镇里有意这么做的?
在郭大伯的带领下,董远方走访了其他上访户。
反映的问题,跟郭大伯说的如出一辙,包括邻村的情况也是这样。
村干部家里的耕地占用多算了,一些没关系的少算了一些,有关系的春天蔬菜旺季后,都分了红,没关系的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钱。
小赵把调查资料整理了一份,让大家都按上手印后,俩人谢绝了郭大伯留下吃饭的邀请,连夜骑着自行车往回赶。
“董主任,我来信访办两年多了,你是第一个到农民家中走访的干部”小赵没有丝毫拍马屁的意思,他说的是实话。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能体会他们的不易,能为他们做点儿事,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一路上俩人聊了很多,知道小赵在这里上班两年了,一直没有编制,董远方很感慨,不管吴胜军现在对待怎样的态度,最起码给自己顺利的搞到了编制,这就是机遇。
不过,如果有机会,他也会给小赵争取一个编制,哪怕是事业编制。
第二天,董远方一早便来到了廉丹青办公室,把昨天了解到的情况,跟廉主任作了汇报。
虽然昨天董远方的态度并不是很热情,但是了解情况能够第一时间给自己汇报,在心底还是很尊重自己这个领导,昨天的事,瞬间一笔勾销了。
面前的董远方鼻梁高挺,小麦色的脸庞棱角分明,整齐的短发更显精神,尤其是那双眼炯炯有神。
28岁的她,在那时已经是大龄剩女的,对感情不将就的她,面对这样的男孩子,不知道为何,多少也有一丝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