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咬牙切齿,不甘地瞥了一眼蒙恬的大军。
他心里明白,随着秦军援军的到来,这场战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此前他们占据了优势,但现在援军到来,继续缠斗下去可能会得不偿失。
短暂的思索后,刘季轻挥了一下手,吐出一个字:“撤!”
他命令军队撤退,保存部分兵力,以便在大战爆发时有机会一举制胜。
农家叛军逐渐撤离,蒙恬等人终于得救,每个人都像重获新生。
他们注视着前方坐在马背上的那位身着墨黑衣袍、显得瘦弱且面色苍白的人,心情复杂。
“怎么会是他?救我们的居然是长公子?”
“不是说长公子身体羸弱,无法承担重物吗?”
“对啊,但马背上那个瘦弱的身影确实是长公子。”
### 农家军撤退后的秦军营地
军帐中……
王翦看着蒙恬,解释为什么陛 下会派遣长公子前来,接着说明长公子是如何受命对付叛军的。
“陛 下命令一切听从长公子的安排。”“我们只能遵命而行。”
王翦接着投给蒙恬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我们已经扫清了楚地的农家叛军,在长公子的指挥下将他们消灭殆尽。”
“夷陵军帮了我们大忙,瞬间让叛军溃不成军。
真是遗憾,没来得及感谢他们的英勇表现。
那位身穿黑色盔甲、手持方天画戟的战士,吼声如雷,所过之处如同地狱降临。”
王翦讲述得栩栩如生,言语间充满了 ** ,手势夸张地描绘着战场的景象。
“二六三”
听到这里,蒙恬心中一凛。
他曾亲眼见过夷陵军 ** 战后的惨状,回忆中夕阳余晖铺满了橘红色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地上遍布着肢体碎片,血迹早已融入大地。
“蒙恬将军?”
见蒙恬出神,王翦多叫了几声。
他知道蒙恬被他的话语所吸引,也在回想着往日在草原上见证过的一幕:夷陵军战后的战场,残骸四散,鲜血横流。
“我在听,你所说的令我感触颇深。”
王翦说了很多,解释了为何他们迟到,表示对蒙恬的艰辛表达了敬意。
这才得以早早抽身,随即赶来救援蒙恬。
不然,谁也无法通过。
情报这东西,刘季的狡猾根本让人无法预料。
他重新部署了兵力,详细说明了应该如何应对,并把一些精锐和高手留给了蒙恬。
即便那些乌合之众的数量几乎是他们的两倍……
“你知道吗?我们的长公子风度非凡。”
“你可曾见过敌军在战场上直面自己的宿敌,将他们的兄弟姐妹亲手解决?”“但我们长公子做到了!这可谓是古今罕有的壮举啊!”
“长公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怎么会不懂兵法呢?”
蒙恬看着兴奋的王翦,若不是在战场上,给他一壶酒、一盘肉,王翦能讲三天三夜不停歇。
蒙恬从未听王翦夸过谁,连他自己儿子小王将军也没有赞美过。
由此可见,长公子的本事真是不同凡响。
眼前的王翦几乎成了嬴长夜的铁粉,在他看来,长公子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
哪怕打个嗝也是芳香四溢。
虽然言语之间没有丝毫夸张,但每一句话都是实情。
蒙恬听完心里不禁有些羞愧。
堂堂帝国大将,竟不如一个身患重病的长公子。
长公子虽自幼体弱多病,却依然是皇室贵胄,若真是一无是处,陛下怎么可能派他领兵打仗?
盖聂怎么可能收他为徒?
长公子又怎么可能被送走十二三年,重返咸阳?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看似羸弱的长公子,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按照常理,这位孱弱的长公子早就应该病逝,但事实却是他在千里之外指挥若定……
蒙恬想起自己,长时间被困在农家军的山洞中……而解救他们的正是长公子。
一想到这里,蒙恬便感到无比内疚,忙向王翦道谢。
王翦一番话彻底让他醒悟。
他立刻来到了嬴长夜的帐前。
“公子,蒙恬来了。”温宁察觉到蒙恬在帐外等候,待嬴长夜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