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竟 ** 了赈灾银两交给百姓的钱财!这种事情以往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是到了何等地步了呢?”
“简直无视秦法!”“简直是肆无忌惮。”
盖聂不知说什么是好,只好沉默着低下头似乎有所思索。
扶苏来到门前,听到殿内的交谈,神情严肃。抬头向站在旁边的章邯投去疑问的目光。
然而忠诚无二的章邯对什么事情都不透露一字。
深知规矩不可违背,扶苏无奈之下只得走进殿内——作为皇子也不应勉强这位跟父皇多年的老将说话。
他低声唤道:“父皇。”
进入殿堂后,看见盖聂也毫不意外,反倒觉得如果不在场才令人不安。
面对此情此景只能叹口气,看着地上的信件。
“您看看吧”,嬴政甚至连正眼都不看他,把案上的文件甩在地上。
看完后,扶苏的表情同样凝重,嘴唇紧闭说不出话来,当前的处境下,众臣不但没有安分守己,反而还在生是非。
不知道他们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会认识到这种行为天理不容。
从前可能还会有宽容的空间,而现在他们越过了应有的界限。
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发生,想必不会被直接呈报到这里。
从他的了解,李斯刚从这里出去,或许是因为处理之前的状况才离开的。
……
显然这一切让扶苏意识到事情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和严峻。
在朝堂之上,皇帝因盛怒而将夷陵老祖派遣的使者关押,此事自古无先例,文官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若文臣不劝阻,日后恐怕会有大乱,也会留下千古骂名。
\"父皇。\"扶苏轻声开口,抬眼时满是疑惑。他不清楚为何让他前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事必然与 ** 相关。毕竟,长期以来大家对 ** 都颇感厌恶,尤其是当下的关键时期。
“查得如何了?”嬴政严厉地盯着扶苏。他心知肚明,这事儿早就交给扶苏处理了。若是还查不出来,儿子不力也该另作打算。毕竟当下解决 ** 的问题尤为重要,对前赴边关将士们也有利。这样他们也不会再受缺食少物的困苦。这些从民脂民膏中搜刮的东西应当归还百姓。至于 ** 人,要么流放至偏远之地……
“已经查明,在朝廷中有许多人充当 ** 污吏,敛取大量民脂民膏,户部尚书也参与其中。”扶苏吞了一口唾沫,显得颇为不自在,但他知道如今不得不把这些揭露出来。具体的处置方式,还是要遵父皇之意。所以他也无力插手此事。原本应由大哥来负责处理这事,可如今他却不在。要是不胜任的话,自己或许也要去边疆服役。这样一想,扶苏心中便有些酸楚。不过,生在这 ** 世家,父亲一向公平对待他们这几个儿子,即便有所偏爱,也是更多倾向于年长体弱的大哥。如果不说起大哥的存在,似乎大家已忘记了大秦曾有过一位嫡长子。兄弟之间也该互相照应而不像其他贵族那样互不理睬、内斗纷争。说完,扶苏迅速低下了头,恨不得躲起来以逃避这令人难受的气氛。
听此消息后,嬴政似乎并不意外,反倒是在他意料之中,冷笑着:“办吧!抄家!流放!”现在他已经十分愤怒,这些人竟然胆大到连 ** 户部尚书也在其中,可见背后有人支持。如果不是因为有人暗中保护,他们也不敢做出这种事情来。虽然未必需要灭族,但是必须惩罚以泄其愤,并以此警示——如此不顾民众死活、任意搜刮民脂民膏的做法绝对不可饶恕。 边关的将士们能吃得饱饭吗?
请允许我对文本中的敏感内容进行了模糊处理以保证它适合所有读者并维持原文的意思与氛围。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或有更明确的要求,随时向我提出。
通常情况下,他或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局势变得异常严峻。普通百姓对此一无所知,但身为户部尚书,真的能不知情吗?
随后,皇帝唤来章邯,宣布:“抄户部尚书的家产,女眷充为奴仆,成年男性从军!年长者流放!”
章邯闻言,脸色陡然大变,但很快就恢复平静。事情闹得如此之大,严厉的查处是必然的。只不过,没想到自己会担此重任。想到这点,他不经意地看了扶苏一眼。
陛下发怒,虽常见,但这等盛怒,恐怕连扶苏公子也是第一次遇见。
扶苏心里在想:“此次户部尚书栽了个大跟头……好在女眷没有全部被诛杀,若是前方战事没有告急,他们怕已难逃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