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话的深入,他对军事装备和技术的重要性做了详细阐释。尽管言辞尖锐直接,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和见解。
最后,他对当下的农业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放宽对农具的管理,降低成本,使得农民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使用工具,从而大幅提高耕种效率。
“此外,水利灌溉至关重要。渭河水源充足,利用水车不仅能提升粮食产量,更能改变农田性质。”
这一套理论听得满堂静寂,众人陷入深思。
李明挥袖冷哼:“荒诞不经!铜铁开采不易,如何可能这般便宜?”
那官员微微一笑,“李丞相或许忘了我在民间开设过冶炼作坊的经历吧。”
他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您说是不是呢?”
王安顿时涨红了脸:“你……你……”
刘宏差点笑出声来,赶忙偏过头去,拼命压下笑意。
“陛下,微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要想农事兴旺,则需重振工事。”
“百姓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方能开垦更多土地。”
“有了高效的水车灌溉,大秦粮食年产量必将倍增。”
“之前承诺陛下每年产出千万柄钢刀,并非虚言。”
王安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火:“老夫不信你能办到这些!如真能做到,老夫即刻辞职。这个 ** 之位由你接手又有何妨?”
“好哇。”
“王丞相,这是你自找的,我没逼你。”
那人从容地答应下来。
“你、你……”
王安没想到对方竟敢一口答应,更毫不掩饰对相位的图谋,气得满脸通红,浑身发抖。
忽然眼前一阵阵发黑,仿佛星星闪烁不已。
“王丞相!”
有人察觉不对,急忙跑去扶住几欲倒下的他。
“王丞相,您没事吧?”
“大胆!”
众人围成一圈,焦急万分。
“朝堂之上岂可如此放肆!”
“王丞相,快醒醒。”
王安的心腹不少,在朝中也颇有势力。此刻,众人都围在一块儿担心他的情况。
“我等商议国家大事,为陛下分忧。”
那人口风一转,“没想到王丞相日夜操劳,竟然在朝廷上晕过去了,真是令人钦佩啊。”
“肃静!”
嬴政厉声道:“扶王丞相休息。”又对着那人说,“退下。”
“刘宏,继续讲。”
---
王安被抬至殿外,那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目光扫视着众人,心中有些不安。此时蒙毅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蒙毅暗想:难怪他与扶苏关系密切,遇事果真敢于冒险。
王安身为法家领袖,势力深厚。连世代豪门都得退避三分,此人竟敢在殿上把他气晕了。
“大人为何如此盯着在下?”那人小声问道。
“呃……只是觉得我们同殿为官,以后有机会一起聚聚也好。”
蒙毅不禁动了笼络的心思。与其正面冲突,不如结交。这人既然得了皇帝信任,日后若有困难,或许可以为蒙家提供支持。
“当然可以。”两人相谈甚欢。
此时,扶苏已经冷静下来,捧起规划书朗声道:“工事当先,首重煤炭和钢铁。”
“煤炭是一种叫石墨矿的东西,燃烧烈猛,持续性强,在咸阳周边多有分布。”
据初步估算,单城外八里沟一处便储存有七百万吨煤炭,相当于八亿斤。即使用于取暖做饭,也足够咸阳及周边六十多万户用个四五载有余。
数字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却是事实。相较于工业需求,这点耗用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随后扶苏继续说道:“如果今年开采一亿斤煤炭并取得良好效果,明年可在其他矿区开工,逐步提高产量。五后大秦年开采将达二十亿斤煤炭,基本实现替代木柴。”
“这样一来,不仅百姓免受寒冷之苦,更能节省大量劳力。”
议论声随之传来。大多数文武官员都感到难以置信。
“你说的是否真的?”始皇的目光停留在那个人的脸上,但开口询问自己的儿子。
“当然是真的,儿臣愿意拿生命担保。”扶苏自信道。亲眼见过煤窑的燃烧火焰,又亲自勘察了产地,并信任这位朋友的见解。因此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