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是从古至今都罕见的刑具啊!众人看完之后,回到后面。府里内外的执事人员忙忙碌碌,准备出发事宜。包公又暗中吩咐,让田忠跟着公孙策一起走。到了出发那天,有许多同僚在十里长亭送别,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一路上,包公还让那些告状的父老暗暗跟随。
这一天,包公走到三星镇,看到这里地面安宁,秩序井然,不禁暗暗想道:“这里的地方官治理有方啊。”正想着,突然听到喊冤的声音,可四下里却不见人影。包兴早就下了马,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在路旁的空柳树里。等那人露出身形,才发现是个妇人,头顶着呈词,双膝跪地。包兴连忙接过呈子。这时轿子已经停下,他上前把状子递进轿内。包公看完,对那妇人说:“你这呈子上说家里没人,可这呈子是谁写的呢?”妇人回答道:“我从小熟读诗书,父兄都是举人、贡生,嫁的丈夫也是秀才,平日里笔和墨从不离手。”包公把轿内随行的纸墨笔砚,让包兴递给妇人,让她另写一张。只见妇人不假思索,挥笔就写,很快就写好呈上。包公接过一看,连连点头,说:“那妇人,你先回去等着传讯。等本阁到了公馆,一定会为你审问这件事。”那妇人磕了个头,说:“多谢青天大人!”当下,包公起轿,径直前往公馆。
不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