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宫人,真是委屈死你了。当初确实是我和尤婆定计,用剥皮狸猫换出太子,陷害李后。你当时并不知情,却含冤而死。如今我既然还有十二年阳寿,要是能出狱,我一定请高僧高道超度你。”又听女鬼哭道:“郭太辅,你要是有这份好心,我真是感激不尽。一会儿到了森罗殿,只要太辅你把当初的事说清楚,我就能超生,哪里还用得着僧道超度;要是忏悔不真诚,反而会增添罪孽。……”
寇宫人鬼魂的话刚说到这儿,突然,鬼语啾啾,像寒夜中的风声般阴森恐怖,两个小鬼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手里拿着追命索牌,声音尖锐地说道:“阎罗天子升殿了,立刻召郭槐的生魂,跟着屈死的冤鬼去对质。”说完,像拎小鸡似的,一把拉住郭槐就走。郭槐到了这个时候,神志恍恍惚惚,身不由己地跟着走。一路上弯弯曲曲,像在迷宫里穿梭,来到一座阴森的殿上。只见四周黑凄凄、阴惨惨的,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根本辨不出东南西北。突然,小鬼大声喝道:“跪下!”郭槐吓得一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郭槐,你和刘后做的那些事,地府的册籍上都已经清清楚楚地注明了,本来你应该堕入轮回;但你阳寿还没到尽头,必须得回阳世。只是寇珠的冤魂,地府不便收留这个游荡的女鬼。你必须把当初的事情说清楚,她才能超生。事到如今,你可别再隐瞒了。”郭槐听了,连忙朝上叩头,像捣蒜一样,然后便把当初刘后图谋正宫之位,用剥皮狸猫抵换太子,陷害李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一遍。
突然,灯光大亮,晃得郭槐眼睛都睁不开。他定睛一看,上面端坐着的正是包公,两旁衙役整齐罗列,那场面,真像传说中的森罗殿一样威严恐怖。早有书吏把口供呈了上去;还有狱神庙内的书吏一名,也将郭槐和女鬼说的话一并呈上。包公一同看完,吩咐道:“把他带下去,让他画押。”郭槐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毫无办法,心里明白自己掉进了圈套,只能乖乖地把供词画了押。
你知道那个女鬼是谁吗?原来是公孙策暗中派耿春、郑平,到勾栏院把妓女王三巧找来。多亏公孙策耐心细致地教导演练,她才假扮女鬼套出了真情。公孙策赏了她五十两银子,就打发她回去了。
此时,包公把郭槐依旧寄押在监狱,还派人小心看守。等到第二天五更,包公上朝,向仁宗奏明此事,并把供词恭敬地呈给仁宗御览。仁宗把供词藏在袖子里,朝会结束后回宫,就前往仁寿宫。只见刘后在昏沉之中,手脚胡乱地动着,好像在拼命招架什么。突然,刘后猛地醒来,看见天子站在面前,便说道:“郭槐是先皇的老臣,希望皇儿能格外赦免他。”仁宗听了,也不回答,从袖子里把郭槐的供词拿出来,像扔垃圾一样扔到刘后面前。刘后看到这个情景,拿起供词一看,顿时吓得胆裂魂飞,感觉一口气堵在咽喉,喘不上来。她本就是久病之人,怎么能承受得住犯下天条这样的惊吓,这一吓,竟然一命呜呼了。仁宗吩咐把刘后抬到偏殿,按照妃嫔的礼节殡殓,简单地处理了后事。又传旨立刻打扫宫院。
第二天,仁宗升殿,群臣行三呼万岁之礼后,圣上宣召包公,说道:“刘后因惊惧而死,就由包卿代朕起草诏书,颁布天下,匡正国家典章。”从此,天下百姓和内外臣子,才知道国母太后姓李,而不是姓刘。当时,圣上让钦天监挑选了吉日,斋戒沐浴,告祭各庙;然后安排了盛大的銮舆,带领满朝文武,亲自前往南清宫迎接太后回宫。所有的礼节都按照礼仪典章进行,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
太后娘娘乘坐御辇,狄后贤妃也乘坐宝舆,跟随入宫。仁宗天子迎请太后之后,先行回宫,在宫内等候。此时,王妃和命妇们都入朝,排着整齐的队伍迎接太后凤驾。太后入宫,升座接受众人的朝贺完毕,起身更衣,传旨宣召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妻子李氏夫人进宫。太后和狄后仍然以姐妹之礼相见,还重重地赏赐了她们。仁宗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酬谢,这些都不必细说。
外面的众臣朝贺完毕,天子传旨,将郭槐处以凌迟之刑。此时尤婆已经去世,照例被戮尸。又传旨在仁寿宫寿山福海的地面上丈量妥当,在左边敕建寇宫人祠堂,取名为“忠烈祠”;右边敕建秦凤、余忠祠堂,取名为“双义祠”。工程竣工后,仁宗亲自前往拈香祭拜。
一天,老丞相王芑递上一本奏章,说自己年老力衰,情愿告老还乡。圣上怜悯这位元老,仍然赏赐他享受全额俸禄,批准他养老。随后将包公加封为首相。包公又奏明公孙策和四勇士多次有参赞的功绩。仁宗于是封公孙策为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