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没有丝毫遗漏。
圣上疑惑地问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陈林恭敬地回答:“奴婢不知道,待奴婢去问问。” 说完,他转身把掌管祠堂的太监叫了过来,询问这首诗的来历。那太监一听,吓得脸色惨白,惊恐不已,连忙跪地启奏:“奴婢们知道今日是十五,圣上必定亲临。昨日就带领了好多人仔细打扫,掸去灰尘,每一处都格外留意,当时并未见到有这首诗。怎么一夜之间,竟然有人敢擅自题诗呢?奴婢实在是一无所知。” 仁宗皇帝听后,突然恍然大悟,说道:“老伴伴,你也别问了,朕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看这题诗的地方,若不是有非凡本领的人,根本就没法写上去;郭安被杀,若不是有非凡本领的人,也绝对办不到。依朕看,题诗的就是杀人的,杀人的就是题诗的。你去把首相包卿宣来见朕。”
没过多久,包公匆匆赶来,向圣上参拜行礼。天子便把题诗和杀人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包公听了,心里明白,自从白玉堂大闹开封府之后,这几天一直没动静,没想到他竟跑到皇宫禁院来了。但这事不好直接说出来,只能启奏道:“待臣慢慢查访此事。” 接着,他又仔细查看了一番,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随后,包公护送圣驾回宫,之后便急忙乘轿回衙门,一到就立刻升堂,审问何常喜。何太监不敢有丝毫隐瞒,把郭安如何定下计谋,打算谋害陈林,“现在还有转心壶,以及当时演示用的茶水为证”,还有捆他的那个人的长相、穿着,以及说过的话,都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毫无保留。包公听后,先派人将何太监看守起来,然后回到书房,请来展爷和公孙策,一起商量对策。二人也说:“这件事肯定是白玉堂干的,必须要仔细查访才行。” 说完,二人告别包公,来到官厅,又和四义士一起商议。
第二天,包公入朝,把审问何常喜的情况向天子奏明。天子听了,更加高兴,称赞道:“这个人虽然行事隐秘,但他秉公除奸,行侠仗义,也算是个好人。爱卿一定要仔细查访。不限时日,务必把这个人抓住,朕要亲自审问。” 包公领旨后,回到开封府,又把旨意传达给众人。大家都想立下这份功劳,从那以后,每个人都处处留意,小心谨慎,可却再也没有任何消息,就像石沉大海,一点动静都没有。
没想到,楞爷赵虎突然想起当初扮成乞丐访得一案时的风光,心里琢磨着:“那次可真是太痛快了,现在为什么不照老样子再走一趟呢?” 于是,他让手下小厮准备好行头。这次他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大大方方地打扮好,从开封府角门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那模样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这一下可招来了众人的嘲笑,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笑声不断。可赵虎却满不在乎,还鼓起腮帮子,一本正经地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去办,觉得私访是件严肃的事,不能有丝毫马虎。有几个好奇心重的人跟在他后面,一开始是三三两两,在背后指指戳戳。后来这几个人见跟着的人越来越多,便停下了脚步,可其他人却紧紧跟着赵虎,不肯离开。赵虎心里想着:“这些人真是没见过世面,连个讨饭的都没见过,真是太讨厌了!” 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