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虎虽然以下犯上,略有罪名,但因为告发御冠有功,予以宽免。”
倪继祖接到旨意后,立刻写了奏折谢恩。皇上又询问朱绛贞释放的事情,倪继祖详细地一一陈奏。他还附上了一个夹片,讲述了倪仁被害、李氏含冤、贼首陶宗和贺豹的恶行,以及义仆杨芳也就是倪忠的忠义之举,还有祖传的并梗玉莲花失而复得的详细经过。天子看了,龙颜大悦,称赞道:“卿家有这么多曲折的故事,可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于是,追封倪仁为五品官衔,李氏也被封诰命。倪太公倪老儿赏了六品职衔,可以随任养老。义仆倪忠赏了七品承义郎,仍随任服役。朱绛贞和倪继祖有玉莲花联姻的缘分,奉旨完婚。朱焕章恩赐进士。陶宗、贺豹严令缉拿,一旦抓获,立即正法。倪继祖磕头谢恩,又向皇上请训,定好日子回任。之后,他又到开封府拜见包公。此时,北侠父子被南侠请去,众英雄欢聚一堂。倪太守又到展爷的寓所,一来是拜望,二来是诚恳地邀请北侠、小侠务必一同到任。北侠推辞不过,只好和艾虎一起前往杭州。倪太守重新接任后,立刻拜见了李氏夫人和太公夫妇。李氏夫人依然吃斋念佛,独自在静室居住。倪太守又派倪忠跟随朱焕章一起去,迁回了倪仁的灵柩,抓住贺豹后,立刻将其正法祭灵,之后安葬立坟。白事办完,又办红事,倪太守和朱老先生选定吉日,与朱绛贞完婚。婚礼自然是热闹非凡,这里就不再赘述。北侠父子在任期间,太守对他们敬如上宾。等所有事情都办完了,他们父子便前往茉花村。
且说仁宗天子自从将马朝贤正法之后,常常想起襄阳王,心中忧虑重重,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偏偏洪泽湖连年水灾,朝廷屡次接到奏折,不是这里百姓被淹,就是那里禾苗受损,为了治理河工,耗费了无数的国课,却总是劳而无功。
这一天,皇上单独召见包相,商量这件事。包相便举荐颜查散,说他才识过人,既有操守又有作为,完全能够胜任治理水灾的重任。圣上当即升颜查散为巡按,负责稽查水灾,兼理河工民情。颜大人谢恩后,立刻前往开封府,一来是向包公告辞,二来是讨教治水的方法。包公耐心地说了些治水的方法,强调道:“虽然有现成的章程,但必须根据地势的高低来,一定要做到堵泄得当,才能成功。” 颜查散又向包公要公孙策和白玉堂,希望他们能 “同门生一起,帮忙处理治水的一切事务”。包公答应了。第二天早朝,包公奏明圣上,主簿公孙策、护卫白玉堂随颜查散前去治水。圣上早就知道公孙策很有才能,当即封他为六品职衔;白玉堂的本领,圣上也向来了解,批准二人一同前往。颜巡按谢恩请训后,即刻起程。
一天,颜巡按来到泗水城,知府邹嘉早已在城外迎接。颜大人询问了水势的情况,忽然听到衙门外百姓喧闹。原来是赤堤墩的百姓前来控告水怪。颜大人吩咐把难民中年纪大些的叫几个进来问话。不一会儿,带进了四名乡老。只见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不堪,一副凄惨的模样,他们上前叩头,哭喊道:“大人救命啊!” 颜大人关切地问道:“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 乡老们哭诉道:“小民们连年遭受水灾,已经够不幸了,没想到近来水中生出了水怪,时常出来伤人。要是遇到跑得快的,它就把窝棚拆毁,把东西抢掠一空,害得小民们时刻都不得安宁,恳请大人务必捉拿水怪。” 颜大人安慰道:“你们先回去,本院自有办法。” 众乡老叩头后出了衙门,通知了众人,大家便散去了。颜大人和知府谈了许久,决定第二天登上西虚山观察水势。知府退下后,颜大人又和公孙先生、白五爷商议了一番。
第二天,颜巡按坐着轿子来到西虚山下,知府早已在那里毕恭毕敬地等候伺候。颜巡按换乘马匹,向山上行进,到了半山腰,连马都无法继续前行,众人只好下马,徒步攀登。历经艰难,终于到达山头,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白茫茫的湖水,波涛汹涌,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从赤堤湾浩浩荡荡地漫延至赤墩,然后顺流而下,经过横塘,流向杨家庙。一路上,洪水冲浸的地方数不胜数,房屋像被巨人随意推倒的积木,七零八落,树木也像是被狂风肆虐过的柔弱枝条,东倒西歪。再看赤堤墩的百姓,全都在被水淹没的地方搭起了简陋的窝棚勉强栖身,他们给这个地方取名叫 “舍命村”。他们本应该搬到横塘去,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吃饭都成问题,所以只能舍命留在这里。那一片凄惨荒凉的景象,让人看了揪心不已。
旁边的白五爷,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悯之情,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揪着他的心。他暗自思忖:“百姓们遭受如此苦难,连个安稳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