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印鲜红的信函,内容却简单的出奇,只宣张远明日早朝觐见。
张远一夜未眠,卢婉也陪在一旁,时不时为他添茶,眼中满是担忧。
“婉儿,不必担心,我心中有数。”张远反握住卢婉的手,给予她一个安心的笑容。
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场仗,不好打。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肃穆。
皇帝当朝宣布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消息,不出所料,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李公子立于朝班前列,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仿佛这项目已是囊中之物。
“诸位爱卿,这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朕希望各位能各抒己见,为国效力。”皇帝话音刚落,一众官员便纷纷出列,阐述自己的见解,却大多是些阿谀奉承之词,鲜有真知灼见。
张远冷眼旁观,心中暗叹:这哪里是为国效力,分明是想借此机会捞一把!
果然,李公子随后出列,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方案,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专业”二字,实则空洞无物,却引得不少官员附和。
王主考官也站了出来,言语间对张远颇有微词,话里话外暗示张远资历尚浅,不宜参与如此重要的项目。
张举人更是落井下石,阴阳怪气地嘲讽张远不自量力。
张远听着这些明枪暗箭,心中冷笑但他丝毫不惧,因为他知道,自己手里握着王炸。
就在张远准备开口反击之时,系统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叮!发布任务:在项目竞争中提出独特方案,奖励:古代着名谋士的谋略心得。”
张远心中一喜,这可是及时雨!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赵太监匆匆走进大殿,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
皇帝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来……
“宣旨!”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赵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近日黄河上游连降暴雨,恐有决堤之险!着令户部尚书李大人即刻前往治水!”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大人正是李公子的父亲,他脸色苍白,显然也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治水可是个苦差事,稍有不慎就会丢了乌纱帽,甚至性命攸关。
李公子更是慌了神,他原本指望父亲能帮他拿下这个水利工程项目,现在好了,项目还没开始,他爹就被派去治水了。
他狠狠地瞪了张远一眼,仿佛这一切都是张远的过错。
这眼神,简直比“你小子给我等着”的表情包还要生动。
张远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说一句“天道好轮回”。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
机会来了!
系统奖励的谋略心得在脑海中浮现,如同醍醐灌顶。
张远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古代治国之道,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
他并没有直接否定之前的方案,而是指出那些方案的不足之处,并巧妙地将自己的方案融入其中,使其看起来像是对原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微臣以为,治水之策,当以‘疏’、‘堵’、‘导’三字为要……”张远侃侃而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他从水利工程的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例如分段施工、设立监督机制、灾后重建等等。
这些想法,在古代官场可谓是闻所未闻,却切实可行。
在场官员们听得入神,连一向对他有偏见的王主考官也不禁点头称赞:“张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一些官员甚至开始窃窃私语,对张远的方案表示赞赏。
李公子脸色铁青他咬牙切齿地盯着张远,眼中满是怨毒。
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是,他附在旁边一位官员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那官员听后,脸色微变,随后,他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张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以为,张大人的方案,似曾相识啊……”那官员拿出几张纸,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说道:“这些,可是前朝一位治水官员的手稿,与张大人所说,竟有八九分相似!莫非张大人……是抄袭前人之作?”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李公子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仿佛胜券在握。
张远却丝毫不慌,甚至还有点想笑。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