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仿佛化为了一个吞噬黑洞,在疯狂吸收周围的灵气。
然而周围的灵气早就因为凝聚仙丹变得十分稀薄,见此情形,一旁的老祖手一挥,诸多资源浮现而出。
轰!
这些资源好像收到了指引一般,灵气爆涌,朝着刘青松汇聚而去,而有了充足的灵气,刘青松的境界也是快速攀升着。
金丹前期!
金丹中期!
金丹后期!
金丹小圆满!
足足突破到金丹小圆满才硬生生停了下来,而且不是因为刘青松无法继续突破,而是灵气不足,无法继续凝炼金丹罢了。
修士一生,突破每一个境界,都需要大道感悟。
境界的提升并非单纯依靠灵力的积累或是法术的娴熟,而是对天地自然、宇宙苍生运行之理的深刻洞察与体悟。
从炼气之始,感知吸纳灵气,初步触碰世界的能量奥秘;到筑基之时,稳固自身灵力根基,仿若在尘世中扎下道之深根;结丹之际,则是将自身的感悟与灵力精华凝聚成丹,如同在体内孕育出一颗蕴含大道雏形的灵珠。
而每一次境界的跃迁,都伴随着对生死、阴阳、有无等诸多哲理的沉思。在这漫长的修行之路上,修士需在山川湖海间寻觅自然的启示,于人间百态中领悟人性与命运的无常。
或在静谧的月夜下,感悟月光之力与自身灵力的交融,思索太阴之道;或在烈日当空时,体会骄阳的炽热与生命的蓬勃,探寻太阳之理。
只有将这些感悟内化为自身的道心,才能在突破境界时,打破桎梏,迎接更广阔的天地。
而对刘青松而言,他的道不在此间,他只需要按照心中所想,按着他自己脚下的路走下去,就是他的道,刘青松不会有所谓的瓶颈,灵气足够就能一直突破,而且不会有根基不稳的状态。
因为他的体质乃是永恒仙体,肉身乃是不朽仙身,丹田内,一颗金光灿灿的仙丹在缓缓流转。
任何天骄,哪怕拥有其一,就能无敌同辈,盖压当世,而刘青松,聚三者为一身,可谓是老母牛上天,牛逼大了。
“哈哈哈,好,好啊,我就说我孙儿有成仙之资,怎么可能会有意外。”刘墉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喜极而泣。
“青松果然是命定之人,如此强大的天资潜力,成仙是板上钉钉的事。”
“是啊,是啊,还有五年就是神子十八岁成人礼了,想必到时候会给仙域所有人一个惊吓吧,哈哈哈。”
一众祖老也是气氛融洽的说道。
“青松,仙丹虽已成,但你的路还很长,仙域意志不会就此罢休的,你要加倍小心。”老祖看着刘青松凝重的说道。
“是,老祖,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刘青松满不在乎的说道。
看到这,老祖也是微微有些无奈,不过想想也是,在刘青松这个年纪,别的天骄大多还在为突破筑基做准备,而刘青松已经快成为元婴期的大修士了,这差距,宛如天堑。
“对了爷爷,能给我讲讲悟道天梯的事吗?”刘青松看看刘墉说道。
十八岁成人礼上,刘家会开启悟道天梯,这是刘青松一直知道的事情,只是他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现在能让刘墉给他解释一番,能省去不少功夫。
随后刘墉也是说了关于悟道天梯的事情。
这悟道天梯,并非只是简单的测试或历练之地。其每一阶都蕴含着先辈们设下的精神烙印与天地至理。
传说中,在那天梯的深处,隐藏着巨大的机缘,十分神秘,乃是刘家老祖费尽心思才获得的机缘。
然而,从古至今,真正能登上高阶并有所感悟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在攀登过程中,不仅要抵御来自精神层面的强大压力,还要面对各种由心而生的幻象考验。
那些幻象,皆是根据攀登者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欲望所化,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其中,迷失自我,导致前功尽弃。
而且,悟道天梯每次开启所消耗的灵源极为庞大,所以每一代也仅有一次机会,这也使得它愈发神秘莫测。
刘青松听完之后也是大概明白了,悟道天梯最大的作用在于磨练道心,感悟天地至理。
“不过,这好像对我作用不大啊。”刘青松心里喃喃道。
他本就有无敌道心,同辈之中,即便是仙之子嗣,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而感悟天地至理,刘青松无需感悟这片天地的至理,因为他自己,